火范文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正职官

正职官

官类名。太平天国前期把爵位与官员等级分为十六等,一等为东、西王,二等为南、北王,三等为翼王,四等为燕王、豫王与国宗,五等为侯,六等为丞相,七等为检点,八等为指挥,九等为将军,以上称为朝内正职官,十等为总制,十一等为监军,十二等为军帅,十三等为师帅,十四等为旅帅,十五等为卒长,十六等为两司马,以上称为军中正职官。其他朝内、军中官员称为杂职官。后期官制变化主要是在王爵与丞相之间,新添了不少官阶。幼主诏旨每于诏首作“朕诏和表、福表、玕叔、达叔、玉叔、秀叔、恩叔、贤叔、辅叔、璋叔、万弟、天将、掌率、统管、尽管、神策朝将、护京神将、六部、主佐将、内外众臣知之”的话,天王诏旨亦同,不过将和表、玕叔等改为和甥、玕胞,其万弟以前诸人,都是后期重要的王;天王诏旨中又有神使一职,排列在神将之下,六部之上。可知后期在王爵之后,其官阶排列为天将、掌率、统管、尽管、朝将、神将、神使、六部、主将、佐将诸级。后期还有义、安、福、燕、豫、侯六爵,其等级初在王位之下,其后主将多封义爵,佐将多封安爵,福、燕、豫侯四爵则在佐将之下,丞相之上。自丞相以下至两司马承前期不变,于是形成了后期新的官爵等级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一字王

    指用一个字做封号的王。辽有一字王,如赵王、魏王等;若为郡王,如混同郡王、兰陵郡王,则为二字王;一字王最尊贵,二字王次之。金元沿其制,亲王封一字王。元代封爵分八等,王,正一品,郡王从一品。见《金史·睿宗

  • 尚方待诏

    官名,西汉置,属尚方署,以技艺待皇帝征召。《汉书·郊祀志下》:“大夫刘更生献淮南枕中洪宝苑秘之法,令尚书铸作。事不验,更生坐论……后尚书待诏皆罢。”参看“待诏”条。官名。西汉尚方署所属有尚方待诏,以随

  • 巡船班

    海关海事部地方机关三班之一。见“海事部”。

  • 督铳炮

    官名。太平天国设置,为天朝典官,掌督造枪炮。员额一人,官阶为职同指挥。

  • 宝章阁

    宋朝阁名。南宋理宗宝庆二年(1226)置,以藏宁宗御制。置学士、直学士、待制为贴职。宋阁名。宝庆二年 (公元1226年)置,收藏宁宗御制文集,有学士、直学士、待制等职。

  • 会同四译馆

    官署名。清朝礼部所属之机构。顺治元年 (1644) 置会同、四译二馆。会同馆隶礼部,以主客司满、汉主事提督馆事。四译馆隶翰林院,以太常寺汉员少卿兼摄馆事,立回回、缅甸、百夷、西蕃、高昌、西天、八百、暹

  • 护乌桓从事

    官名,汉置,为护乌桓校尉属官,掌文书。见《后汉书·百官志五》。

  • 候史

    官名,汉置,为候长之副,佐候长主亭燧等事,掌侦察候望报告敌情。参看“候长”条。

  • 讨虏将军

    官名。东汉献帝建安(196—220)初置,建安五年,曹操表孙权任之,领会稽太守。建安末,刘备亦任黄忠为之。西晋、十六国汉沿置。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(493)定为七品中,二十三年复次职令,七品。杂号将军

  • 左鹿蠡王

    匈奴王号。北匈奴降者阿佟曾为此王。《后汉书·袁张韩周列传·袁安传》:“北单于耿虁所破,遁走乌孙,塞北地空,余部不知所属。宪日矜已功,欲结恩北虏,乃上立降者左鹿蠡王阿佟为北单于,置中郎将领护,如南单于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