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举
①科目名。专为选拔武官而设置的科目。始见于唐武则天长安二年(702),有长垛、马射、步射、平射、筒射,又有马枪、翘关、负重、身材等选。至明成化十四年(1478)始成定制。悉视文科之例,分三场考试,第一、二场试射箭、技勇,第三场试策一道。乡试、会试均同。崇祯时(1628—1644)增武殿试。清沿为制度。嘉庆十二年(1807)改第三场试策论为默写武经百余字,故渐以骑射、技勇为重。所取录状元、进士、举人、生员均同于文科。光绪二十七年(1901)废止。②武举人之简称。
即“武科”,见该条。
①科目名。专为选拔武官而设置的科目。始见于唐武则天长安二年(702),有长垛、马射、步射、平射、筒射,又有马枪、翘关、负重、身材等选。至明成化十四年(1478)始成定制。悉视文科之例,分三场考试,第一、二场试射箭、技勇,第三场试策一道。乡试、会试均同。崇祯时(1628—1644)增武殿试。清沿为制度。嘉庆十二年(1807)改第三场试策论为默写武经百余字,故渐以骑射、技勇为重。所取录状元、进士、举人、生员均同于文科。光绪二十七年(1901)废止。②武举人之简称。
即“武科”,见该条。
官名。北宋徽宗政和六年(1116)置,为正五品武阶官。位在正侍大夫下、履正大夫上。
官名。即“巡道”。官名。简称巡道,明清时设置。分巡之名,始于唐代,唐代遣使分道出巡,当时称为分巡某某道。明初,恐府县官贪鄙不法,故于直隶府州县设巡按御史,各按察司所属设试佥事,旋裁撤试佥事,改按察分司
官署名。清末学务大臣所辖六处之一。光绪二十九年(1903)设。置总办一人,帮办数人。管理实业科学务。三十二年,并入学部。
太子的称谓。潘尼《赠陆机出为吴王郎中令诗》:“乃渐上京,乃仪储宫。”
州分职吏名。晋代凉州已有此职,见《金石录》二○《彭祈碑阴》。南朝宋沿置,《宋书·竟陵王诞传》记其在大明中为南兖州刺史,起兵,“赦作部徒系囚。”作部大概是以在系囚徒为劳力的工场,以作部吏主管之。
省的军政长官。北洋政府设置,见“省将军”。
官名。太平天国设置,为天王府、诸王府及侯、丞相、检点、指挥的属官。属于天王府及诸王府的,分别以王号为称,如典天厨、典东厨、典北厨、典翼厨、典燕厨、典豫厨,侯以下直称为侯典厨、相典厨、检典厨、指典厨。
官名。春秋战国置。射人的官长。《礼记·檀弓上》: “扶君,卜 (仆) 人师扶右,射人师扶左。”
明清宗人府宗令之别称。以其掌皇九族之属籍,故名。又称“大司戚”。
明朝兵部尚书清军机大臣及明清大学士之别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