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比部郎中

比部郎中

官名。魏晋南北朝与比部郎互称,为尚书省比部曹长官。唐高祖武德三年 (620) 置为刑部比部司长官,员一人,从五品上。置员外郎为副贰。高宗龙朔二年 (662) 改名司计大夫,咸亨元年(670)复故; 玄宗天宝十一载 (752) 改名司计郎中,肃宗至德二载 (757)复故。五代沿置。北宋初为五品寄禄官,表示品级俸禄,不预本司公事。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 改制后,始为职事官,从六品。南宋或以都官郎中兼领其事。金、元废。明太祖洪武六年 (1373)复置,员二人,正五品。十三年减为一员,二十三年罢。


官名。唐朝设比部郎中,掌管勾会内外赋敛、经费俸禄等。宋朝也设此官,掌管勾覆中外帐籍等。金元以后不设此官。见《新唐书·百官一·刑部·比部郎中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银艾

    银印青绶的别称,汉朝指秩比二千石以上的官吏。艾:艾草,用其染青色,故用艾代指青色的印带。《后汉书·张奂传》:“吾前后仕进,十要(腰)银艾。”注:“银印绿绶(即青绶)也,以艾草染之,故曰艾也。”参看“银

  • 别失八里和州等处宣慰使司都元帅府

    官署名。元朝置,秩从二品,设于世祖至元二十年(1283),治别失八里(今新疆吉木萨尔境),掌畏兀儿之地戍军。置都元帅、同知等职。后罢。

  • 议政王

    见“议政王大臣会议”。

  • 太子直斋

    东宫武官名。隋置于左右卫率府,员额各十人。

  • 郡都督

    郡分职吏名。东晋置,掌郡所属武装。建宁郡所属有都督二人,见《八琼室金石补正》九《建宁太守爨宝子碑》。

  • 王府典仪正、典仪副

    官名。明代王府长史司所属有典仪所,置典仪正一人,秩正九品,掌陈仪式之事。其副职有典仪副一人,秩从九品。嘉靖四十四年(公元1616年)裁革。

  • 王府主簿

    官名。梁始于皇弟皇子府设主簿,陈沿置。北齐皇子王府亦置此职。隋置于诸王府,唐置于亲王府。唐制员额一人,秩从六品上,掌覆省书教。

  • 贴军户

    元代汉军军户名。见“汉军(3)”。

  • 征仕郎

    散阶称号。明朝置,为文职从七品之升授。清朝沿置,为文职从七品之封赠。

  • 暴室啬夫

    官名。主暴室事,暴室为宫中织作染练之署,有宫人狱。官名,汉置,为暴室长官,掌暴室事。暴室为宫中织作染练工厂,有医务室,也有宫人狱。《汉书·宣帝纪》:“既壮,为取暴室啬夫许广汉女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