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名,汉置,掌开采铜矿、铸铜器。佐官有丞。参看“铜官”条。
1、出身微贱的大臣。《史记·老子韩非列传》:“申不害者,京人也,故郑之贱臣。”2、臣子对帝王的谦称。《战国策·赵策二·王立周绍为傅》:“周绍曰:王失论矣,非贱臣所敢任也。”
官名。魏晋北朝与都兵郎互称,为尚书省都兵曹长官。参见“二千石郎”。
武职土官名。清制,青海地区置二十六人:设于黄河、大江、雅砻江、澜沧江、怒江各地;西藏置五十二人:分布在喀喇乌苏河南岸各地。
参见“司弓”。
科举制科之一。宋代设置,属于吏治类科目,于真宗、仁宗时诏举之。
官名。清内务府广储司所辖负责江宁织造官员,由司员内奏简。光绪三十年(1904)裁。
① 官名。唐朝太子左春坊内直局置,员十二至三十人。掌服饰伞扇。②官署名。明朝东宫典服局及王府典服所简称。杂任职名。唐于左春坊内直局置,员额十二人,掌东宫衣服。
官名。清朝同知之一种。设于江苏江宁府、安徽安庆府及江西九江府之处。以专理江防事务,故名。正五品。
武官名。北周置,正职为上士,副职为倅长中士。参见“六率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