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职分田

职分田

亦称职田。隋唐内外职事官俸田之一。隋文帝自诸王以下至于都督。给永业田外,“又给职分田”,一品五顷,至五品则为三顷,其下每品以五十亩为差,至九品为一顷; 外官亦各有职分田。唐高祖武德元年(618)制,京官一品十二顷、二品十顷、三品九顷、四品七顷、五品六顷、六品四顷、七品三顷、八品二顷五十亩、九品二顷; 雍州及外州官略高于此,镇戍官略低于此。居官依品而授地,计田而出租,一般按亩收六升的租率出租,离任则转给下任。整个唐朝,时有废复和加减。宋朝用作官吏在职补贴,亩数以差遣为别。真宗咸平二年(999)设置,以系官田及远年逃田充,招人承佃,随二税输租,免二税及沿纳,官、佃各得收获之半。佃户初只招客户,后许招四等以下税户。仁宗时一度罢给,后复。北宋末至南宋,曾几次拘籍职田,或统一收租,或按职均给田租。金、元两朝,亦沿此制,而有损益。


唐制,各级官府均有职分田、其收益充作官吏俸给的一部分。参见“田禄俸料制”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农林司

    官署名。北洋政府于民国二年(公元1913年)设置,属农商部。其职掌为:一、农业、林业的保护、监督、奖励、改良;二、农产物、蚕丝;三、耕地整理、水利;四、气候测验、天灾、虫害的预防善后;五、官有荒地处分

  • 引见

    ①古代礼制。皇帝接见臣下、少数民族首领或外国使臣等,由有关大臣导引入见,称引见。②清朝吏部之铨选制度。凡中下级官员,即京官五品以下,外官四品以下,在授官、京察、大计、保举、升调、俸满时,均须朝见皇帝,

  • 绣衣直指御史

    官名。省称绣衣直指,西汉武帝时置,为侍御史的一种,因其衣绣衣,专门执行皇帝亲自交付的司法案件,故名。地位很高,然不常置。官名,汉置,又名绣衣直指、绣衣御史,详此条。

  • 监渡官

    官名。宋置,掌监津渡。见“监堰官”。

  • 桔官

    官署名。主岁贡名桔,供皇帝食用。据《汉书·地理志》,巴郡朐忍县、鱼腹县均置。官名,汉置,掌种桔进贡。《汉书·地理志·巴郡》:“(巴郡)朐忍(县)有桔官……鱼復(县)有桔官。”

  • 学林馆帅

    宫中女官。南朝宋太宗定后宫百官时置。六品。

  • 包衣护军参领

    官名。清朝内务府三旗包衣护军营掌治营务之副长官。康熙十六年(1677)设。时为长官。额定每旗五人,共十五人。从三品。雍正元年(1723)设包衣护军统领之后,为其副。

  • 军班

    官场用语。宋朝内外诸军兵、诸班直及军头司人等,以年劳或军功得官,皆称军班,为低级武官出身之一。

  • 谘议局

    官署名。清朝末年各省置谘议局,由人民选举议员,参议省政,为省议会的预备。见《清史稿·职官六·资政院》。

  • 东部大人

    官名。原为少数民族部落首领的称号,北魏建国初,沿用此名。明元帝泰常二年(417),与天部、地部、西部、南部、北部大人合称为六部大人,共同处理国家日常政务,皆由诸公担任,其下有三属官。太武帝时复建尚书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