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职方郎中

职方郎中

官名。隋文帝曾置职方侍郎,炀帝改职方郎。唐高祖武德三年(620)始置为郎中,员一人,从五品上,为尚书省兵部职方司长官。掌天下地图、城隍、镇戍、烽堠等事。高宗龙朔二年(662)曾改司域大夫,咸亨元年(670)复旧。北宋前期置为五品寄禄官。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后始领本职,为从六品职事官,掌地图、城隍、烽堠等事。明初置职方部,隶兵部,设郎中一人。洪武二十九年(1396)改置职方清吏司,初置郎中一人,正五品。正统十年(1445)增一人,万历九年(1581)革。清朝沿置,定制七人,满州五人,汉二人。初正三品,顺治十六年(1659)改正五品,后升正四品,康熙六年(1667)复正三品,九年定正五品,遂为定制。


官名。唐代兵部有此官,“掌地图、城隍、镇戍、烽候、防人道路之远近及四夷归化之事。凡图经,非州县增废,五年乃修,岁与版籍偕上。凡蕃客至,鸿胪讯其国山川、风土,为图奏之,副上于职方;殊俗入朝者,图其容状衣服以闻。”其副称职方员外郎。宋沿唐制。见《新唐书·百官一·兵部》、《宋史·职官三·兵部》、《通典·职官五·兵部尚书·职方郎中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门下小史

    吏名,汉置,为郡县小吏,给事门下,故称门下小史;位在门下干之下。《后汉书·百官五·州郡》:“閤下及诸曹各有书佐,干主文书。”注:“《汉官》曰:书佐五十人,循行二百三十人,干、小史二百三十一人。”

  • 路分

    宋朝路分都监简称。

  • 右署中郎

    官名。见“右中郎将”。

  • 马军司狱

    监狱名。宋置,由侍卫亲军马军司主管,拘禁该司所属犯罪军官与士兵。

  • 镇守海口屯储亲军都指挥使司

    官署名。元朝侍卫亲军指挥机构。又称镇守海口侍卫亲军屯储都指挥使司,简称海口侍卫。设于武宗至大二年(1309),掌汉军五千,康里军二千,屯田于直沽(今天津市)海口。秩正三品。置都指挥使、副都指挥使等职。

  • 中仪

    唐朝礼部员外郎之别称。

  • 卫戍总司令部

    军事机关名。南京临时政府置南京卫戍总督府,统辖南京的卫戍勤务。国民党政府建都南京,亦于南京置卫戍总司令部。抗战时期在陪都重庆也曾设卫戍总司令部,其组织规模相当于战区长官部。参见“战区司令长官”。

  • 忠勇校尉

    官名。金代武散官正八品上称忠勇校尉,元代为正七品升授之阶。见《金史·百官一·武散官》、《元史·百官七·武散官》。武散官名。金始置,秩正八品上。元沿置,升秩为正七品。

  • 左右小司武上士、中士

    官名。见“左右武伯上大夫”。

  • 详定使司

    即“四方献言详定使司”。官署名。元至正十七年(公元1357年)七月,置四方献言详定使司,秩正三品。掌考四方陈言择其善者上达于皇帝。设详定使二人,正三品;副使二人,正四品;掌书记二人,正七品。由中书官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