舍利详稳
官名。辽置,见“舍利司”。
官名。辽置,见“舍利司”。
官名,南朝梁置,为清商署主官,掌清商乐。见《通典·职官七·太常卿》。
官名。清末各机构中所设总办一职之副手。
官名。辽朝北面官,北、南护卫府官员,各设左、右护卫司,以护卫太保领之。
官名。南宋高宗绍兴四年(1134)始置,以参知政事充任,奏差主管书写机宜文字官一员,干办官二员,准备差遣、差使各三员,使臣五十员。五年罢。六年复置,下设行宫同留守,掌参决尚书省、枢密院事。后废。
武官名。商代重大战争多起于西土或北土,在上述地区,商王常派有“大吏”分区守卫,守卫西土的大吏称为西吏或西史,亦即驻防西土的大使。
官署名。北洋政府设置,依照民国六年(公元1917年)十二月二十九日公布的《京都市政公所暂行编制》的规定,京都市政公所掌办京都市政建设事宜,暂由内务总长兼任督办(其正式衔称是“督办京都市政事宜”),副职
官名。① 三国吴置,即“武昌左部督”。② 西晋武帝时匈奴单于刘猛麾下置。《晋书·北狄传》:“(何桢) 乃潜诱 (刘) 猛左部督李恪杀猛,于是匈奴震服,积年不敢复反。”官名。1、三国吴置,孙权把武昌
官名。太平天国后期增设之朝上职官。翼王出走后新设,为朝官之长。官名。太平天国后期设置,综理朝政,不久改称掌率,见“掌率”。
官名。太平天国设置,为北王府典官之一,掌监狱。员额二人,官阶为职同总制。
乡、镇公职人员。国民党政府设于乡、镇公所,掌理经济事项。下设干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