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都司

都司

①指隋、唐、五代、宋之尚书省左、右司。因其分辖六部诸司事务,故名。② 明朝都指挥使司之简称。③官名。清朝绿营军官,武职正四品。位于参将、游击之下,守备之上。与参将、游击相同,可充营所领兵官,掌防汛军政。有的则充副将的中军官,综理一协之军务。分为陆路都司及水师都司。此外,四川、云南土司中亦有都司之官,称“土都司”。


官名。1、指尚书省左右司。隋唐宋三朝的尚书省也称都省,尚书省左右司为各司总汇,称都司,掌管省中事务。

2、指都指挥使司,为都指挥使司的省称,明代都指挥使司为一省的军事最高机构,掌一省兵权。

3、指清朝绿营兵军官,为正四品武官,次于游击、参将,都司为副将总理营务的,称协标都司。见《续文献通考·职官十一·诸路将官》、《清文献通考·职官考十二·准部新疆职官》、《历代职官表·(瞿蜕园)历代职官简释·都司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参议院交通股审查委员会

    北洋政府时期第一届国会参议院的常任委员会之一。设委员长、理事各一人;委员,民国二年(公元1913年)为十一人,七年(公元1918年)减为七人。掌审查交通事项。

  • 邑长

    官名,汉置,即公主封地之县的县长。参看“邑令”、“县令”条。

  • 幢帅

    官名。柔然兵豆伐可汗(社仑)置,统领百人。《魏书·蠕蠕传》:“始立军法,千人为军,队置将一人,百人为幢,幢置帅一人。”

  • 永福营缮提点所

    见“大永福寺都总管府”。

  • 大阿哥

    太子的称谓。清代称皇帝诸子为阿哥,太子为大阿哥。

  • 大工尹

    官名。又作“大攻尹”。春秋战国曾、楚、赵等国设此官,主管手工、铸造业的工官之长。战国赵兵器《七年相邦阳安君剑铭》背面刻有“大工尹”职名。参见“大攻尹”。

  • 书记处

    官署内部机构。北洋政府设置,设于平政院与肃政厅者,处内均分设记录、文牍、会计、庶务四科,设于总检察厅者处内分设文牍、统计、会计、庶务四科。各官署书记处均由书记官分理科务。

  • 御酒房

    官署名。明朝内府所属机构,掌酿酒及酒糟制物。设提督太监一员,佥书无定员。宫廷祗应机构。明置,专造竹叶青等各种酒,并糟瓜茄。设提督太监一人,佥书数人。

  • 南面边防官

    辽朝职官类名。属南面官,大多设于与宋交界处,为防宋而设。如易州飞狐招安使司、兵马司、招抚司,西南面招安使司,五州都总管府,山后五州都管司,五州制置使司,三州处置使司,霸州处置使司等。

  • 武备院郎中

    官名。清朝内务府武备院之属官。康熙二十一年(1682)设,额一人,正五品。掌本院题奏事件、核销钱粮、总理四库、收发文件诸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