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都虞司

都虞司

官署名。清朝内务府所属七司之一。初名“尚膳监”,顺治十八年 (1661) 改“采捕衙门”,康熙十六年 (1677) 改都虞司。掌上三旗武职官员的铨选任用,官兵俸饷、赏恤的稽核,府属各司处书吏的考核。此外,“打牲乌拉处”每年缴纳之钱粮牲物,以及下五旗所纳之钱粮等,亦由司稽核、掌理。设郎中二人,员外郎五人,主事、委署主事各一人,以及笔帖式、书吏等员。


官署名。清代内务府七司中的第四司,掌管府属武职升补及三旗禁旅训练遣调供应等事。三旗禁旅指镶黄旗、正黄旗、正白旗的护军营,掌管宿卫宫禁,导引扈从。都虞司,初名尚膳监,顺治年间改称采捕衙门,康熙十六年改为都虞司。见《清通典·职官七·内务府》、《清史稿·内务府》、《历代职官表·历代职官简释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平江善农提举司

    官署名。元朝置,秩从五品,隶隆祥使司。原为平江田赋提举司,文宗天历三年(1330)改善农提举司,掌大承天护寺田产。置达鲁花赤、提举、同提举、副提举各一员。

  • 御府令

    官名。御府长官,两汉秩六百石,任用宦者。三国、西晋、南朝亦置,用士人。参见“御府”。官名,汉置,为御府长官,西汉掌衣服、金钱、刀剑、玉器等珍玩之物;东汉掌使官婢做宫中衣服及补洗等事。秩六百石。有丞、织

  • 蕃国

    蕃国,也写作藩国。蕃,通藩。1、京畿以外之国,即诸侯国。《周礼·春官·巾车》:“木路,前樊鹄缨,建大麾,以田,以封蕃国。”疏:“按司马职要服巳内为九州,其外更有三服夷镇蕃。”2、诸侯王的封国。《史记·

  • 专科学校校长

    官名。国民党政府时期规定,专科学校设校长一人,综理校务。国立专科学校校长,由教育部聘任;省和直辖市设立的专科学校校长,由省市政府呈报教育部聘任

  • 后宫都掌内史

    女官名。南朝宋太宗泰始(465~471)中置,佐后宫都掌治职管理宫中事务,员二人,六品。

  • 赞理军务

    官名。明朝巡抚兼理军务之职。其地原设有总兵官,则称赞理军务。

  • 枢密院编修司

    官署名。宋朝枢密院置,随事置编修官,或以枢密院官兼充。神宗熙宁三年(1070)编修《经武要略》,兼删定诸房例册。哲宗绍圣四年(1097)编修刑部、军马司事。徽宗政和七年(1117)编修《北边条例》。南

  • 南台侍御史

    即“侍御史”。南北朝时称御史台为南台,故名。《宋书·州郡一》: “以南台侍御史部诸郡,如从事之部传焉。”

  • 后宫

    皇后、女官统称。本指宫中妃嫔居所,犹言内宫、后庭,后借指妃嫔、女官。

  • 司仗上士、中士

    官名。见“司射下大夫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