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都转运盐使司

都转运盐使司

元、明两朝掌管食盐产销的机构。元朝于辽东、大都、河间、山东、两淮、两浙、福建等地分设,隶户部各设都转运使二人,正三品,同知一人,正四品,副使一人,正五品,运判一人,正六品,下辖盐场多所,各场设司令、司丞以掌其事。其中以两淮规模最大,年额盐多达九十余万引,约占全国三分之一以上。明仍元制,于两淮、两浙、长芦 (今河北仓县)、河东 (今山西运城)、福建、山东等地分设,置都转运使一人,从三品,同知一人,从四品,副使一人,从五品,判官无定员,从六品,下辖各场盐课司、盐仓、批验所共受巡盐御史或盐法道臣的监督。


官署名。元代始置此司,掌场灶榷办盐货等事。其宫有使(正三品)、同知、副使,运判等。另外还有转运盐使司,其职掌与都转运盐使司同。清朝在各产盐要地设“都转盐运使司(即都转运盐使司),简称盐运使司,其主官为运使,从三品,掌管督察场民生计、商民行息,水陆輓运等。见《元吏·百官一·大都河间等路转运盐使司》、《清史稿·职官三·都转盐运使司盐运使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六院夷离堇

    官名。辽北面官。掌六院部族军民之政。会同元年(938)改称南院大王。

  • 百辟

    周朝诸侯国君统称。《尚书·周书·洛诰》:“汝其敬识百辟享,亦识其有不享。”孔安国传: “言汝为王,其当敬识百君诸侯之奉上者”。王先谦《尚书孔传参正》: “辟,君也”,“诸侯各君其国,故云百辟”。

  • 十二勋

    宋朝的勋级分十二等:上柱国、柱国、上护军、护军、上轻车都尉、轻车都尉、上骑都尉、骑都尉、骁骑尉、飞骑尉、云骑尉、武骑尉。见《宋史·职官九》。

  • 漕试

    选举制度。宋朝贡举考试名目之一。又称漕举。仁宗时,命各路转运司类试现任官员亲戚。后转运司类聚本路现任官所牒送随侍子弟和五服内亲戚,以及寓居本路士人、有官文武举人、宗女夫等,举行考试,成为制度。试法同州

  • 廷尉奏曹掾

    官名。汉代廷尉的掾属之一,掌廷尉奏事。《汉书·路温舒传》:“廷尉光以温舒署奏曹掾。”

  • 京卫指挥同知

    武官名。明置, 见“京卫”。

  • 茂才异等科

    科举制科之一。唐宋设置,属长才类。本为汉代察举的科目。唐于景龙三年(公元709年)诏举,王敬从等二人及第。宋于仁宗时诏举,天圣九年(公元1031年)七月, 富弼及第; 景祐元年(公元1034年)张方平

  • 白从

    官吏名。南朝宋置,为东宫及各公府执役吏。《宋书·符瑞志下》:“元嘉八年(431)闰六月丁亥,司徒府白从伊生于淮南繁昌获白兔以献。”

  • 贝子

    爵名。①见“固山贝子”。②清代蒙古贵族之封爵,位在贝勒之下。爵位名。贝子是“固山贝子”的简称,为清室封爵的第四级,在贝勒之下。也用来封蒙古贵族。见《清史稿·职官一·宗人府》。

  • 包衣大

    满语官名。意为“包衣头”。汉译为“内管领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