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金吾卫

金吾卫

官署名。唐置,分左右,掌宫禁宿卫、京城巡警等。设上将军、大将军各一人,将军各二人。其下属官员有兵曹参军事各二人(掌翊府、外府武官,兼掌猎师)、骑曹参军事各一人(掌外府杂畜簿帐、牧养之事)、胄曹参军事各一人(掌兵械、公廨兴缮、罚谪等)、长史各一人(掌判诸曹、各府等)、还有左右司阶、左右中候、左右司戈、左右执戟、左右街使(掌分察六街徼巡)、判官、左右翊中郎将府官等。见《新唐书·百官四上·左右金吾卫》。

宋沿唐制,也设左右金吾卫,置上将军、大将军、将军、中郎将、郎将,掌保卫宫禁等。见《宋史·职官六·环卫官》。

元代金吾卫上将军为二品武散官,大将军、将军等为扈从执事官。见《元史·百官七·武散官》等。明代金吾卫,掌守卫巡警。见《明史·职官五·金吾羽林等十九卫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掖庭户卫

    官名,汉置,属掖庭令,掌户卫(门户保卫)。《汉书·外戚传·孝宣许皇后》:“衍夫尝为掖庭户卫。”

  • 军机处行走

    见“军机大臣”。

  • 均输丞

    官名。秦朝治粟内史,西汉大农令、大司农及水衡都尉均置,员一人,为均输令副职。又,水衡都尉所属上林令亦置,员四人。官名,为均输令之贰,详见“均输令”条。

  • 岁课

    汉朝从太学中选任官吏的考试。汉武帝时根据公孙弘的建议,制定法律,规定博士弟子员每岁课试,能通一艺以上,补文学掌故缺,其高第可以为郎中,太常籍奏。如有秀才异等,辄以名闻。其成绩低劣及不能通一艺,辄罢之。

  • 寺丞

    官名。历朝大理寺、太常寺、光禄寺、太仆寺、鸿胪寺、苑马寺等衙门均置,为各官署次官,协掌本寺事务,品秩自正五品至从六品不等,详见各寺丞条。

  • 司元太常伯

    官名。即户部尚书,唐高宗龙朔二年(662)改,咸亨元年(670)复名户部尚书。官名。唐高宗显庆元年改户部为度支,龙朔二年改度支尚书为司元太常伯。咸亨元年复为户部尚书。见《通典·职官五·户部尚书》。

  • 右武郎

    官名。宋徽宗政和二年 (1112) 重定武臣阶官名,改西上閤门副使置,从七品。武阶官名。宋政和中改西上閤门副使为右武郎,秩从七品。

  • 按察司

    官署名,金朝承安四年(1199)改提刑司设。掌一路之司法刑狱、考核官吏,兼劝农桑。设按察使一员掌司事。元世祖至元六年(1268)设提刑按察司。二十八年,改称“肃政廉访司”。明初复设提刑按察使司,主管一

  • 度牒库

    官署名。宋朝礼部所属机构,掌印造、保管度牒。

  • 正奏名

    见“特奏名”。科举考试的名目之一。见“特奏名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