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閤门

閤门

官署名。宋朝始置,有东上閤门、西上閤门使各三人、副使各二人、宣赞舍人十人、祗候十二人,掌朝会宴幸、供奉赞相礼仪之事; 文武官员自宰相,宗室自亲王以下及外国使节与少数族首领朝见、谢辞,按品秩引导叙班,赞其拜舞并纠其失仪。庆礼奉表,东上閤门掌管; 慰礼进名,西上閤门掌管。神宗元丰七年 (1084) 以客省、四方馆使副领本职外。官最高者一人兼领閤门事; 哲宗元祐元年 (1086) 客省、四方馆、閤门并以横行通领职事; 徽宗崇宁四年(1105)依元丰法隶门下省,大观元年 (1107) 依殿中省例不隶台察; 南宋高宗建炎 (1127—1130) 初元并东上閤门、西上閤门为一,其引进司、四方馆并归閤门,客省依旧法,非横行不许知閤门; 绍兴五年 (1135) 右武大夫以上并称知閤门事兼客省、四方馆事,官未至者即称同知閤门事同兼客省、四方馆事,宣赞舍人与閤门祗候并为閤职; 孝宗乾道六年 (1170) 又置閤门舍人十人,以待武举之人入官者,掌诸殿觉察失仪兼侍立。辽朝分为东、西上閤门司,各置使、副使,隶门下省。金章宗明昌五年 (1194) 置,隶宣徽院,其官以次排转除授,东上閤门使二人、副使四人、佥事一人,掌签判閤门事; 西上閤门使二人、副使一人、佥事一人,掌赞导殿庭礼仪; 閤门祗候二十五人,閤门通事舍人二人,掌通班赞唱、承奏劳问之事; 承奉班都知,掌总率本班承奉之事; 内承奉班押班,掌总率本班承奉之事;御院通进四人,掌诸进献礼物及荐享编次位序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绥德尉

    官名。隋炀帝大业三年(607) 新置散职八尉之一,从七品。武散官名。隋炀帝时置,秩从七品。

  • 总治河防使

    官名。元置,《元史·贾鲁传》载:“至正十一年(公元1351年)命贾鲁以工部尚书为总治河防使,进秩二品”。

  • 侍渔

    官名。春秋时齐国置。掌监管渔业。或收取渔税。《左传·襄公二十五年》: “申、蒯,侍渔者。”杜预注: “侍渔,监取鱼之官。”梁履绳补注: “齐擅鱼盐之利,侍鱼之官盖监收鱼税者。”

  • 左师

    ① 军队建制。殷朝置。《甲骨文合集》第三三○○六片: “丁酉贞,王作三师,左、中、右。”②官名。(1)春秋时宋国置。六卿执政大臣之一,掌君臣百官的教训,又与右师兼掌四乡政令。《左传 ·成公十五年》:“

  • 冬使

    官名。三国魏、晋朝、南朝宋置,为各地派往京城、或郡县派往州府庆贺冬至的使节。宋武帝永初元年(420)八月废。官名,三国魏置,为各州郡赴京城或郡县赴州贺“冬至”的使节。其后,晋和南朝宋皆沿置。

  • 吐蕃招讨司

    见 “碉门鱼通黎雅长河西宁远等处军民安抚使司”。

  • 骑马厩令丞

    官名。骑马厩为西汉太仆所属养马诸厩之一,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》颜师古注:“主天子之骑马也。”置令,秩六百石,有丞。东汉省。

  • 俄国股

    官署名。清末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所属之机构。同治三年(1864)设。掌管对俄国、日本的交涉事务,并掌陆路通商、边防、疆界、外交、礼仪、及本衙门官吏的迁转、考试、甄录等事。光绪二十七年(1901)併入外务部

  • 大礼板木库

    官署名。宋朝置,隶卫尉寺,掌收藏有关大礼什物。官库名。宋置,属卫尉寺,掌收储有关大礼什物。

  • 统带官

    官名。别称标统,清末新陆军标之长官。光绪三十年(1904)定新陆军营制,始置。每标一人,正三品,正参领充,简放。掌统辖全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