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里哈超哈甲喇章京
满语官名。武职。汉译为“骁骑参领”。
满语官名。武职。汉译为“骁骑参领”。
见“都知蕃落使”。
殿廷卫士名。明置,见“大汉将军”。
宋朝禁军名号。马军、步军有天武左、右厢,各设都指挥使。
西周时驻屯京师的宿卫军,共六师。西周金文作“西六自”或“六自”,见《禹鼎》、《蠡尊》等。因西周的镐京在西土,故称西六师。
官署名。隋朝鸿胪寺置,有令一员,文帝开皇三年(583)废鸿胪遂隶太常寺,十二年复隶鸿胪寺。唐朝改隶宗正寺,置令一员、丞一员,掌京都诸寺观名数与道士帐籍、斋醮之事; 两京度僧、尼、道士、女官,御史一人莅
即“威武阿速卫亲军都指挥使司”。
南宋阁名。孝宗淳熙元年(1174)建,以收藏高宗御制。十五年,置学士、直学士、待制为贴职。宋阁名。淳熙间建,收藏高宗御制文集。淳熙十五年(公元1188年)置学士、直学士、待制等职。
北洋政府置,为北京军政府时期礼制馆的长官,见“礼制馆”。
官名。见“司稼寺卿”。
官名。宋代诸州幕职有签书判官厅公事和节度判官,如该州不设通判,则升判官为签书判官厅公事以兼之;小州判官、推官不并设,或以判官兼司法,亦有由他官兼判官者。辽节度州有军事判官,观察州有观察判官,团练州有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