雄猛将军
见“十雄将军”。
见“十雄将军”。
官场用语。宋朝宰相提拔官员,称为陶铸。南宋时,避留正家讳,改称陶镕。
官名。明初于各王府典服所置,一人,正六品,掌王府冠服之事。后罢。
官名。金置,属閤门司。秩正七品,掌总率本班承奉之事。
见“四门直讲”。
清朝协办大学士之别称。
官名。元朝宪宗二年(1252)置。以忙哥、史天泽、杨惟中、赵璧为经略使,陈纪、杨果为参议。掌管河南军屯镇戍和刑名财赋,邓州屯田万户、河南道总管等皆听节制。宪宗七年,阿蓝答儿等人至河南钩考财赋,罢经略司
官名。见“公府铠曹”。
选举制度用语。①东汉指乡闾评议,主要由大族名士控制,如许邵主持的汝南月旦评等。东汉时期以察举征辟为主要仕宦途径,而清议则是察举征辟的根据。② “中正”设立后,清议成为降品的代称。《晋书·阎缵传”:“(
官名。即鸿胪卿,唐高宗龙朔二年(662)改,咸亨元年(670)复名鸿胪卿。
即北魏时“中都坐大官”、“内都坐大官”、“外都坐大官”的泛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