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风俗大夫

风俗大夫

官名,西汉末年王莽置。《后汉书·王莽传》:“莽知天下溃畔,事穷计迫,乃议遣风俗大夫司国宪等分行天下,除井田奴婢山泽六管之禁,即位以来诏令不便于民者皆收还之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冠武将军

    官名。南朝梁置。武帝天监七年(508)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第十班,与折冲将军同班; 普通六年(525)改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十一班。陈沿置,拟七品,比秩六百石。

  • 中监尹

    宫官名。南朝宋太宗定后宫百官时置。紫极、光兴二房俱设,掌铨查六宫。二品。

  • 掌郁中士、下士

    官名。《周礼》春官之属有郁人下士二人,掌管裸器,凡祭祀和接待宾客行裸礼,把捣煮好的郁金渗和在鬯酒里,装在彝里陈设在行礼的地方。北周因之置掌郁中士,正二命,掌郁下士,正一命。属春官府典祀中大夫。

  • 小县伯上士

    官名。西魏、北周地官府民部中大夫属官,正三命。职掌参见“县伯中大夫”。

  • 诸署长

    汉代少府中的属官有诸署长。西汉有曲台署长,据《后汉书·百官志三》所载有黄门署长、画室署长、玉堂署长各一人,丙署长七人都由宦者担任。本注:“各主中宫别处。”

  • 掌盖

    官名。又称“伞房掌盖”。清朝内务府武备院所属北鞍库之属官。初设时称“掌伞总领”,二人,康熙三十三年(1694)增为三人。乾隆二十四年(1759)改是称。正六品。掌伞房事。凡皇帝御殿或祭祀行礼,则负责张

  • 十威将军

    威雄、威猛、威烈、威振、威信、威胜、威略、威风、威力、威光等十号将军的合称。南朝梁武帝普通六年(525)置,定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二十二班。陈沿之,唯改威振为威震将军,拟六品,比秩千石。十位带“威”字的

  • 率义王

    爵名。三国魏以封鲜卑首领慕容莫护跋。封爵名,三国魏封鲜卑头领慕容莫护跋为率义王。

  • 熊渠中大夫

    官名。北周置。统兵。周武帝宣政元年(578),郭衍为右中军熊渠中大夫。正五命。官名。《韩诗外传》记楚人熊渠子夜行见卧石,以为是伏虎,弯弓射之,箭入,下马视之,始知为石。后遂以熊渠为武士之名。晋左卫有熊

  • 翼缺

    清朝官缺之一种,属八旗官缺。即左、右两翼额设之职官,由本翼四旗应用人员内拣选任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