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齐右

齐右

官名。《周礼》夏官之属。一说为周朝置。天子护卫官。《周礼·夏官》: “齐右,下大夫二人”,“掌祭祀、会同、宾客,前齐车。王乘则持马。行则陪乘。凡有牲事,则前马”。


官名,周设此官,掌祭祀会同宾客等事时,前齐车。《周礼·夏官·齐右》:“齐右掌祭祀会同宾客,前齐车;王乘则持马,行则陪乘;凡有牲事则前马。”注:“齐车,金路。王自整齐之车也。前之者,已驾王未乘之时。”疏:“未乘之时,在马前备惊奔也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三公府

    三公治事府署合称。西汉初指丞相府等,成帝以后指丞相(大司徒)、大司马、御史大夫 (大司空) 三府,东汉指太尉、司徒、司空三府。皆为宰相府署,自行辟除僚佐,分曹处理日常政务。西汉后期至东汉,政归尚书,三

  • 乘马御

    官名。又称“赞仆”。春秋时晋国置。掌六驺驾御之长官。大夫爵。《左传·成公十八年》: “程郑为乘马御,六驺属焉,使训群驺知礼。官名。春秋时晋国设置。《左传·成公十八年》:“程郑为乘马御,六驺属焉,使训群

  • 柴炭司

    官署名。明置,隶工部屯田司,设大使一人,从九品,副使一人,未入流。掌供皇室诸司柴炭。官署名。明置,属工部。掌工部需用柴炭之事。设大使一人,从九品;副使一人,未入流。

  • 殷绍嘉公

    东汉对殷(商)后孔安的封号,后又改封为宋公。《后汉书·百官志五》:“卫公、宋公。本注曰:建武二年,封周后姬常为周承休公;五年封殷后孔安为殷绍嘉公。十三年,改常为卫公,安为宋公,以为汉宾。在三公上。”

  • 中书通事舍人

    参见“中书舍人”。官名,三国魏置,掌出宣诏命。南朝宋齐沿置,属中书监(省)。梁改称中书舍人。参看“中书舍人”条。

  • 特征

    朝廷特别征召。汉朝以察举征辟制选任官吏。如德才出众者则由皇帝在常科之外特别下诏征召。朝廷特别征召。汉朝选拔人才官吏,由乡间推荐,如德才出众者,则由皇帝特别下诏征召,称为特征。《后汉书·郎顗传》:“天之

  • 学士承旨

    官名。即翰林学士承旨。官名。宋代翰林学士院,置翰林学士承旨,为该院长官,掌制诏令撰述。见《宋史·翰林学士院》。明初置学士承旨,正三品,为翰林院官。见《明史·职官二·翰林院·吴元年》。

  • 七公

    指王莽时的四辅三公,即安新公太师王舜,就新公太傅平晏,嘉新公国师刘歆,美新公国将哀章(以上为四辅),承新公大司马甄邯,章新公大司徒王寻,隆新公大司空王邑(以上为三公)。《汉书·王莽传》:“是岁大司马士

  • 辅用库大使

    官名。元朝供膳司设辅用库,其长官为大使,掌规运钱息,以给供需。见《元史·职官三·辅用库》。

  • 左卫中郎将

    官名。唐高祖武德五年(622) 改左翊卫为左卫府而置,高宗龙朔二年(662) 去府字,置一人,正四品下,将军缺,则代之,掌贰上将军事。宋朝置为环卫官,无定员,无职掌,多以宗室为之,亦用为武臣赠典或武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