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政
①指日月五星。《史记·天官书》:“北斗七星,所谓旋、玑、玉衡,以齐七政。”司马贞索隐引马融注《尚书》:“七政者,北斗七星,各有所主:第一曰正日;第二曰主月法;第三曰命火,谓荧惑也;第四曰煞土,谓填星也;第五曰伐水,谓辰星也;第六曰危木,谓岁星也;第七曰剽金,谓太白也。日、月、五星各异,故曰七政。”②指七种事物。《尚书大传》:“七政,谓春、秋、冬、夏、天文、地理、人道,所以为政也。”
①指日月五星。《史记·天官书》:“北斗七星,所谓旋、玑、玉衡,以齐七政。”司马贞索隐引马融注《尚书》:“七政者,北斗七星,各有所主:第一曰正日;第二曰主月法;第三曰命火,谓荧惑也;第四曰煞土,谓填星也;第五曰伐水,谓辰星也;第六曰危木,谓岁星也;第七曰剽金,谓太白也。日、月、五星各异,故曰七政。”②指七种事物。《尚书大传》:“七政,谓春、秋、冬、夏、天文、地理、人道,所以为政也。”
相传为夏王孔甲时人,陶唐氏之后。黄河、汉水各出雌雄二龙,孔甲因无养龙之人,不能食。他向豢龙氏学养龙,以事孔甲,赐姓为御龙氏,接替豕韦之后。一雌龙死,他制成肉酱进于孔甲,孔甲食毕复求之,遂惧而迁至鲁县(
相传为上古帝王。一说即东户季子。《淮南子·缪称》:“昔东户季子之世,道路不拾遗,耒耜余粮宿诸亩首,使君子、小人各得其宜也。”高诱注:“东户季子,古之人君。”
1270—1320元真定藁城(今属河北)人,字子宜。董士表之子。大德二年(1298),嗣父职为洪泽屯田万户,佩金虎符。开陂塘,展扩至广袤四十五里,再沿堤置闸,每闸置守舍二十二所屯田,遂免水旱之患。
书名。唐沈既济撰。十卷。记事起大历十四年(779),止建中二年(781)十月。其修撰义例:史事本末必具,善恶必评,月必举朔,史官任免必书,太子卒称薨。已佚。
国名。西周、春秋群舒之一。偃姓。在今安徽舒城县东南。《左传》襄公二十四年(前549):“舒鸠人叛楚。”《春秋》襄公二十五年:“楚屈建帅师灭舒鸠。”参见“群舒。”
佛教书名。全名《华严原人论》。唐宗密著。一卷,共分四节。第一节《斥迷执》,指责儒、道思想“迷执”,并对世界和人类的起源,以及社会上贫富贵贱的根源作了宗教论证。第二节《斥偏浅》和第三节《直显真源》,提出
杂志名。清光绪二十九年(1903)在日本东京创刊。江西留日学生主办,张世膺主编。呼号救亡,反对沙俄侵略。旋停刊,改出《新白话报》。
刑狱名。汉代奉皇帝诏令拘禁犯人之监狱,也用称奉皇帝命令审理的案件。西汉时诏狱较多,宗正有司空诏狱,少府有若卢诏狱。东汉光武帝废诸狱,仅存廷尉诏狱及洛阳诏狱。宋初官员犯法,由御史台或开封府、大理寺审讯。
亦称海鳅。明初海运船只之一种。略小于遮洋浅船。
(1)在今河北赞皇县东十里。《建炎以来系年要录》:建炎二年(1128)二月,“时武翼大夫赵邦杰聚忠义乡兵,保庆源五马山寨”,即此。(2)在今河南内黄县西。《宋史·李全传》:宝庆元年(1225)彭义斌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