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省
见“上省”。
见“上省”。
唐代左、右补阙的别称。
西汉置。治今朝鲜平安南道东北大同江南岸一带。属乐浪郡。东汉称乐都县。
清代所置供官府差遣、准用铜质顶带的维吾尔族小头目名。有额设、虚设两种。虚设者为历任驻扎大臣沽名私赏,本属临时委派,事毕即应撤销,后亦泛滥溢额。不入品级,奋勉者准用七品顶带,遇缺升用。
即“布素鲁克”。
清江苏常州人,字师愚。乾隆年间旅居安徽桐城。其父染时疫,为群医误治而亡,检视所用,皆治伤寒方剂,因熟研本草。时桐城疫症流行,死人无数。他谓病由湿热,投以石膏辄愈。数年后至京师,大暑疫作,无医能愈,他与
书名。清代西藏僧人浦布久日垂巴阿旺强巴撰。雍正九年(1744)成书。主要记述前藏甘丹寺、哲蚌寺、色拉寺和后藏扎什伦布寺等四大黄教寺院的建造过程及其宗教意义。前藏上、下密院亦有记载。四大寺及上、下密院是
官名。满语音译,即“前锋”。
元肃州(治今甘肃酒泉)人,唐兀氏。父举立沙,夏末以城降成吉思汗。成吉思汗以其父功授肃州路也可达鲁花赤。世祖时升昭武大将军,迁甘肃等处宣慰使,并统领唐兀军。中统二年(1261)曾被遣赴甘肃等处赈抚贫民。
南朝陈文帝年号(560—566)。凡七年。
官名。秦置。西汉沿置,隶太子太傅、少傅,轮流值宿东宫,职比郎官,无员额,秩四百石。东汉改隶太子少傅。魏晋以后成为太子侍从官员,献纳规谏,职比散骑常侍,魏、晋皆五品,晋定员四人。南北朝隶太子詹事,宋五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