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郡太守
官名。北魏太和二十三年(499)定制,郡太守分上、中、下三等,下郡太守位六品。北齐亦分郡太守为上、中、下三等,每等又有上、中、下三等,共九等。故下郡太守有下上、下中、下下三等,合称三等下郡太守,皆位从五品,而禄秩不同。下上郡太守岁秩二百六十匹,下中、下下郡太守各递减二十匹。下上郡太守有属官、佐史一百零七人,下中、下下郡太守各递减二人。
官名。北魏太和二十三年(499)定制,郡太守分上、中、下三等,下郡太守位六品。北齐亦分郡太守为上、中、下三等,每等又有上、中、下三等,共九等。故下郡太守有下上、下中、下下三等,合称三等下郡太守,皆位从五品,而禄秩不同。下上郡太守岁秩二百六十匹,下中、下下郡太守各递减二十匹。下上郡太守有属官、佐史一百零七人,下中、下下郡太守各递减二人。
?—前91西汉荥阳(治今河南荥阳东北)人,字少卿。武帝时任益州刺史。与太史令司马迁相友善。迁被腐刑,曾予书责以古贤臣之义。迁报之,即《报任少卿书》。后为监北军使者。征和二年(前91),戾太子诛江充起兵
免除全家徭役。《汉书·高惠高后文功臣表》:“元康四年,(曹)参玄孙之孙杜陵公乘喜,诏复家。”颜师古注引孟康曰:“诸复家皆世世无所与,得传同产子。”可备一说。
在今安徽桐城市东浮山下。元至正二十三年(1363),朱元璋部将徐达攻安庆,夜掩浮山寨,即此。
报纸名。清宣统三年正月十五日(1911.2.13)在汉口(今湖北武昌)创刊。日报。留日学生彭渊恂、虞和德等发起,彭任总编辑。以“提倡实业,增进文化”为宗旨,颇“敢言”。发行半年,因揭载清军管带萧某有伤
亦称一眼花翎。清代官员所戴花翎之一。即孔雀羽尾端为一眼者。依例内大臣、一二三四等侍卫,前锋、护军各统领、参领、前锋侍卫,诸王府长史、散骑郎、二等护卫等,均可戴用。
西晋太康二年(281)罢毗陵典农校尉置。治丹徒县(今江苏镇江市东南丹徒镇)。辖境相当今江苏镇江、常州、无锡、丹阳、丹徒、武进、江阴等市、县地。后移治毗陵县(今常州市)。永嘉五年(311)因避东海王越世
全称《唐故徐州都督房公碑》。今存山东章丘。唐贞观五年(631)刻。李百药撰,欧阳询隶书。三十六行,行七十八字。撰书人名及刻立年月,皆题于碑侧。原碑极为完整,殊不多得。欧阳询楷书名噪古今,隶书不多见,此
习射之所。秦惠王二十七年(前311)张仪、张若伐蜀,筑成都、临邛等城,并立观楼、射圃为武备。
见“焉耆”。
官名。隋初于太史曹置二员,正八品。掌教习天文气象。唐因之。武则天长安四年(704)省。另置灵台郎司其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