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宫门下通事守舍人
官名。南朝齐东宫属官,属中庶子。员四人。掌宣传皇太子令旨、东宫内外启奏。梁沿置,流外三品勋位。北齐属门下坊,员四人。
官名。南朝齐东宫属官,属中庶子。员四人。掌宣传皇太子令旨、东宫内外启奏。梁沿置,流外三品勋位。北齐属门下坊,员四人。
?—840回鹘汗国第十三代可汗。彰信可汗族属,原称㕎馺特勤,故又称㕎馺可汗。唐开成四年(839)掘罗勿逼杀彰信可汗,立其为汗。将军俱录莫贺引黠戛斯十万骑攻之。五年破回鹘牙帐
1507—1569明四川剑州(今剑阁)人,字子晦,号剑门。嘉靖进士,授新喻知县。迁兵部侍郎兼右佥都御史,巡抚浙江。进兵部尚书兼右都御史,协理戎政总督宣大、山西军务。隆庆初致仕归。卒于家。
官署名。辽代置。亦称契丹枢密院,简称北院。始置于大同元年(947)。初掌契丹及部族事务,后逐渐成为辽朝政治中心,为辽最高执政官衙。主要管理契丹及其他部族军政事务。长官为北院枢密使,下设知北院枢密使事、
须(鬚)索系暗器。呈半圆形,前端两股并出;曲折如矛头,并向外成钩状;内外均有锐齿,如锯,齿向后,通体扁平,半圆底部无刃无齿,可以手握之;软索长三丈,前端穿于钩环,后端作千斤套腕。钩藏皮囊中,随身携带以
官名。尚书省都官曹长官。十六国夏始置。《晋书·赫连勃勃载记》:“于是拜(王)买德为都官尚书。”南北朝皆置。南朝宋三品,梁十三班,陈三品、中二千石。北魏太和十七年(493)定为二品中,二十三年改三品,北
南宋饶州余干(今属江西)人,字纯甫,号斛峰。初名诚,以犯理宗潜讳改名。端平进士,授观察推官、太学正兼庄文府教授、太学博士。召试馆职,历诋贵戚大臣,累迁太府少卿、秘书少监、起居郎、工部侍郎。度宗即位,兼
明苏州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,字荪符,或作孙符。文震孟之子。明亡后,隐居竹坞,著书自号“竹坞遗民”。著有《烈皇小识》、《先拨志始》、《甲乙事案》、《前星野语》、《定陵注略》、《先朝遗事》、《姑苏名贤续记
十六国时陇西(治今甘肃陇西)人。鲜卑族。乞伏乾归弟。于西秦历前将军、秦州牧。太初七年(394),前秦苻崇与陇西氐王杨定共攻乾归,乃率军拒之,始战败于平川,寻与乞伏轲弹等击斩崇、定,乾归于是尽有陇西、巴
唐末五代时期梁州(治今陕西南郑)人。事迹不详。敦煌石室曾发现署有《南梁汉比丘守温述》的韵学写本残卷。南梁即唐之梁州,德宗时改为兴元府,但南梁名称仍沿用;“汉比丘”,可能说明其为汉族僧人。残卷仅存三截,
古容量单位。周制。容积为一立方尺(周尺)的容器,容量为一鬴。一鬴等于十豆。《周礼·冬官·氏》:“深尺内方尺而圆其外,其实一鬴;其臋一寸,其实一豆。”一说为齐制,同釜。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