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法北京条约
原称《中法续增条约》。法国强迫清政府订立的关于结束第二次***战争的不平等条约。咸丰十年九月十二日(1860.10.25)清钦差大臣奕訢与法国全权代表葛罗在北京签订。共十款。除确认《中法天津条约》仍属有效外,又增加了扩大侵略的条款:(1)《中法天津条约》中规定的二百万两赔款增至八百万两;(2)赔还以前没收的天主教产,法方在中文约本上又私自增加“并任法国传教士在各省租买田地,建造自便”等字样;(3)增开天津为商埠;(4)准许法国招募华工出国。
原称《中法续增条约》。法国强迫清政府订立的关于结束第二次***战争的不平等条约。咸丰十年九月十二日(1860.10.25)清钦差大臣奕訢与法国全权代表葛罗在北京签订。共十款。除确认《中法天津条约》仍属有效外,又增加了扩大侵略的条款:(1)《中法天津条约》中规定的二百万两赔款增至八百万两;(2)赔还以前没收的天主教产,法方在中文约本上又私自增加“并任法国传教士在各省租买田地,建造自便”等字样;(3)增开天津为商埠;(4)准许法国招募华工出国。
官名。清末东三省民政司长官。光绪三十三年(1907)设,每省一人,正三品。宣统元年(1909),依布政使例,升从二品。掌主民籍。后黑龙江省民政使又兼管财政事。
元代军种之一。宗室诸王大朝会时用以环营驻扎警卫皇帝宫帐。一般从宿卫诸军中抽调人马组成,事毕遣还;也从担任镇戍的蒙古、汉军中抽调。少数围宿军并被用来加强皇宫内外禁门的防卫及守宿府库等事。
1481—1544明东昌濮州(治今山东鄄城北旧城)人,字梦弼,号蒲汀。弘治进士,授翰林院编修。嘉靖十六年(1537)以户部尚书总督仓场,次年专总部事。十八年致仕。卒于家。著有《南铨稿》。
蒙古至元七年(1270)并上、下二万户置,治太和县(今大理市西北旧大理)。辖境相当今云南泸水、云龙、洱源以南,宾川、巍山以西,腾冲、保山、施甸以北地区。属云南行省。明洪武十五年(1382)改为府。
即“撒麻耳干”。
①官名。金代始置,为都元帅府、大宗正府、司农司、大兴府等官署之首领官。各置一至二员,品秩正七品至正八品不等。掌付事勾稽、省署文牍,总录诸案之事。多以识女真、汉字者充任。元代沿置。设于户部、礼部、兵部各
元代诸王封号。大德十一年(1307),也孙铁木儿(泰定帝)弟迭里哥儿不花受封。
书名。清戴震撰。一卷。乾隆九年(1744)成书。孔继涵刻微波榭本《算经十书》,附于《九章算术》后。屈曾发曾重刻。介绍西方输入的筹算方法。西方算筹与中国古代算筹功用不同,故改筹算为策算。所用例题都为经史
?—1043西夏人。景宗元昊时大将,野利后从父。任监军,与弟遇乞分掌左右厢兵,驻天都山,号天都大王。天授礼法延祚四年(1041),奉元昊命,致书宋安抚副使范仲淹。次年,遣部下诈降于宋,被识破。六年,又
书名。北宋孙甫撰。七十五卷。甫以《旧唐书》繁冗、遗略,多失体法,乃改用编年体撰为此书。自康定元年(1040)至嘉祐元年(1056),历时十七年始成。已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