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名。北京故宫博物院编。八十八卷。选录清军机处旧档中光绪朝有关中日两国关系的公文汇编而成。全书分两部分,前七十四卷为光绪元年(1875)至三十四年间一般奏议、廷寄、电奏、电寄等类,附录日本、朝鲜等国递
西汉南阳(治今河南南阳)人。原为大冶铁商,貲产累千金。后由郑当时荐之武帝,与东郭咸阳、桑弘羊三人并称“言利事析秋毫”。元狩四年(前119)为大农丞,与咸阳共领盐铁事。建议募民自给费,因官器作鬻盐,官与
西汉高帝五年(前202)以九江、衡山、庐江、豫章四郡置。治六县(今六安市北),十一年徙治寿春县(今寿县)。文帝七年(前173)废。十六年以故淮南国九江郡复置。辖境相当今安徽霍邱、六安、舒城、庐江、枞阳
?—前375战国时赵国国君。名章。赵烈侯之子。公元前386—前375年在位。赵敬侯元年(前386),赵始都邯郸(今属河北)。四年,攻卫,卫向魏求救,魏破赵军于兔台。五年,齐、魏助卫攻赵,卫取赵之刚平(
官名。清末督办政务处之副长官。光绪二十七年(1901)设,无定额,以大学士、总督兼充。与督办政务大臣共同管理督办政务处事。
春秋时郑国人,字子般。驷歂之子。郑声公八年(前493),与罕达为齐送粮援晋范氏、中行氏,行至戚(今河南濮阳北)的铁丘,被赵鞅所败,粮尽失。十三年,宋军围曹,他率师救曹侵宋。三十三年,晋荀瑶率师伐郑,他
商代方国(见殷墟甲骨文)。旨或释作召。武乙、文丁时期卜辞有“贞:王征旨方受佑。”(《战后宁沪新获甲骨集》第一卷四二三片)学者或说其故地与古黎国相近,在今山西东南部。释作召方者则认为是西周召公奭的采地召
?—326晋宗室。字延祚,一作延祖。汝南王司马亮子。封南顿县侯,进爵公。以讨刘乔功,进封王、征虏将军。永嘉中,与兄羕过江。司马睿称制,拜散骑常侍。明帝时,转左卫将军,掌禁旅。太宁二年(324),举兵讨
即今河南浚县西南淇门。当卫河与淇河交汇处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大顺元年(890),朱温遣其将“庞师古、霍存下淇门、卫县”,即此。宋《元丰九域志》卫州汲县领淇门镇。元时漕运自封丘中滦镇陆运至此入御河。明初徐
即陆浑之戎,因其编制有九州,故称。参见“陆浑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