俟发
官名。西突厥处罗可汗置。与阎洪达等官评议国事。
官名。西突厥处罗可汗置。与阎洪达等官评议国事。
元代诸王封号,授龟纽银印。至元二十二年(1285),亦乞列思部唆都(郎?)哥驸马受封。不怜吉歹袭封。
唐时焉耆王*龙突骑支弟。亲唐,因与其兄有隙,贞观十八年(644)偕栗婆准等弟兄三人奔西州归唐。
官名。十六国汉刘聪置。右司隶部行政长官,领户二十余万,位次尚书仆射。见《晋书·刘聪载记》。
明代税课之一。即饷税中根据商船之广狭所征之税,其税出自船主。万历三年(1575)《东西洋船水饷等第规则》定:西洋船,面宽一丈六尺,每尺抽征银五两,船面每增一尺,加银五钱,至二丈六尺以上者,每尺可抽银十
?—前297战国时鲁国国君。公元前316—前297年在位。名叔(一作旅)。鲁景公之子。时秦、齐、楚、燕、韩、赵、魏七国皆已称王。
户籍制度用语。亦称漏口。指一家之内有不登入户籍者。历代都有,主要为逃避差徭。唐律规定,脱口及增减年状(谓疾、老、中、小之类)以免课役者,一口徒一年,二口加一等,罪止徒三年。清律对此则施杖刑。参见“脱户
一译劄剌、扎腊。元太祖时蒙古副元帅。参见“哈真”。
科举考试方式之一,为较乡试高一级的考试。唐始设。唐初,吏部掌贡举,由考功员外郎主持考试。州县乡贡举子至京应试。开元二十四年(736),以考功员外郎资望轻,移贡举于礼部,始称礼部试。因吏部、礼部均属尚书
北魏铜钱。孝文帝太和十九年(495)始铸。孝文帝以前,未有铸钱,以实物进行交易。此钱铸出,令京师及诸州镇皆通用,并许私铸。其钱铜质粗劣,文字湮漫。钱径大小不等,钱文隶、篆二体。太和五铢
即“仆散揆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