俾
即“比②”。
即“比②”。
马厩名。掌饲养御马,也称六厩,为飞龙、祥麟、凤苑、鹓鸾、吉良、六群。始置于武周万岁通天元年(696)。初隶殿中丞,后专属闲厩使。
汉代地方官府中职掌文化教育的属吏。据《后汉书·百官志》刘昭注,东汉河南尹属员吏九百二十七人,其中文学守助掾六十人。
官署名。北宋宣和四年(1122),宰相王黼力主联金灭辽,取燕京,置经抚房于三省,有关对辽战争事宜,不经枢密院,由其专掌。六年罢。
613—681唐临淄(今山东淄博东)人,一说泗州(今江苏盱眙北)人,俗姓朱。初诵《法华》、《维摩》诸经,忽思教门非一,又探得《观无量寿经》,受戒后,与妙开律师共研,觉此观念法门最为解脱,其他迂僻难行,
?—125东汉人。初为小黄门,善谗谄,以迎立安帝封都乡侯,迁中常侍,兼大长秋。后任长乐太仆。与安帝乳母王圣、外戚耿宝、阎显等结为私党,干乱朝政,合谋废皇太子刘保为济阴王,枉杀太尉杨震。安帝死,又与显等
官名合称。即太子少师、太子少傅、太子少保。
书名。元翰林国史院撰修。始修于至元二十三年(1286),完成于大德七年(1303)。已佚。
元京兆鄠县(今陕西户县)人。官至开府仪同三司、中书左丞相、监修国史。至正三年(1343),诏修辽、金、宋三史,为总裁官。
战国初人。魏桓子家臣。晋出公二十年(前455),知伯恃强向魏桓子索地,桓子不予。他说桓子:“将欲取之,必姑予之。”劝予之地以使知伯骄横。事见《战国策·魏策一》。
东晋、南朝时津渡所课之税。凡荻、炭、鱼、薪之类过津者,并十分税一以入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