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六察

六察

①唐太宗贞观二十年(646),遣大理卿孙伏伽等二十二人,以六条巡察四方,后遂形成制度,以监察御史充诸道巡察使,访察六事:其一,察官人善恶;其二,察户口流散,籍帐隐没,赋役不均;其三,察农桑不勤,仓库减耗;其四,察妖猾盗贼,不事生业,为私蠹害;其五,察德行孝悌,茂才异等,藏器晦迹,应时用者;其六,察黠吏豪宗兼并纵暴,贫弱冤苦不能自申者。②唐时以监察御史分察尚书省六部,号六察官。北宋咸平中置吏察、兵察、户察、礼察、刑察、工察,亦称六察官,分察尚书省六部及朝廷各机构事务。元丰中令监察御史专领之。小事则举正,大事则纠劾,岁末以所察多寡及当否定黜陟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帝俊

    俊又作夋、逡。即帝喾。“帝喾名夋也”(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司马贞索隐引皇甫谧说)。殷墟卜辞中“高祖夔”,有学者认为是夋,与帝喾为一人(王国维《殷卜辞中先公先王考》)。或说即舜“俊亦舜字,假借音也”(《山

  • 杨执柔

    ?—约692唐华州华阴(今属陕西)人。杨恭仁从孙。历地官尚书。武后即位,以外氏近属,甚优宠之。天授三年(692),以夏官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。旋罢,未几而卒。

  • 学案小识

    即“清学案小识”。

  • 黄马褂

    服饰名。又称黄褶。清代官服之一。即明黄色绸缎或纱所制无花纹彩绣之行褂。凡因职任关系,或因“赏穿”,皆得服用。领侍卫内大臣、御前大臣、侍卫班长、护军统领、健锐营翼领皆为亲臣近侍,可穿用“职任褂子”。在行

  • 陈纯釜

    战国时齐国青铜量器。清咸丰七年(1857)出土于山东胶县(今胶州)灵山卫。 同出有*子禾子釜、*左关��。形制近于子禾子釜。器高39厘米,深38.1厘米,口径23厘米,腹径

  • 望建河

    古河名。见《旧唐书·室韦传》。即今额尔古纳河。

  • 纪王

    金代封爵,次国一字王号。完颜宗强、完颜习尼烈等受封。

  • 卓秉恬

    1785—1855清四川华阳(今成都)人,字静远,号海帆。嘉庆进士。历任山东道监察御史、奉天府丞、太常寺卿、内阁学士等职,以纠察时弊为己任,章疏凡数十上。道光十五年(1835)迁礼部侍郎,调吏部。督浙

  • 相国寺

    在河南开封市内。本北齐大建国寺,天保六年(555)建。后废。唐神龙中复建为寺。延和元年(712),改名相国寺。北宋至道二年(996)扩建。太宗题曰“大相国寺”。寺内有市,中庭两庑可容万人,四方商旅趋京

  • 丁闰银

    清代逢闰年所加之丁赋。参见“闰耗银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