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史杂律
律名。简称内史杂。秦内史杂律见于《睡虎地秦墓竹简·秦律十八种》。秦内史为掌治京师的军政长官。简中所见《内史杂》律多为官吏任免及与内史事务有关的规定。
律名。简称内史杂。秦内史杂律见于《睡虎地秦墓竹简·秦律十八种》。秦内史为掌治京师的军政长官。简中所见《内史杂》律多为官吏任免及与内史事务有关的规定。
节度判官的简称。
东周时的一种土地制度。爰亦作辕、,义为变换。春秋初年,晋惠公兵败被俘,为争取支持,“朝国人而以君命赏,……晋于是乎作爰田”(《左传·僖公十五年》)。战国中期商鞅变法也“
?—1350又译别里怯不花。元蒙古燕只斤氏,字大用。丞相阿忽台之子。幼侍明宗于藩邸,后入国子学。英宗时为怀远大将军、八番宣抚司达鲁花赤。后历官吏部尚书、礼部尚书、宣徽使、御史大夫、知经筵事、中书平章、
佛寺名。元世祖至元七年(1270)至十年建于大都(今北京)高良河北。置大护国仁王寺及昭应宫财用规运所统领,后改总管府、都总管府、会福院、会福总管府,下辖仁王营缮司和会福财用所。成宗时,寺中供祭世祖察必
在今辽宁锦州市。相传虞舜时已有此城。春秋时齐桓公救燕,破屠河,或以为即徒河。
官署名。金代地方统军机构。设于大同府(今山西大同)。天德二年(1150)改为西京路兵马都总管府。
见“江南河”。
官名。清代中央各部院负责办理文牍之官员。自各部所属司官中选派熟谙部务者充任。
西魏大统中改临洮县置。治今甘肃岷县。为岷州及同和郡治。隋大业初改为临洮县。义宁二年(618)复旧名。唐为岷州治。上元二年(761)地入吐蕃废。
西周早、中期墓葬群。1967—1973年在甘肃灵台白草坡、洞山、西岭、姚家河等地发掘,得西周墓十五座,均系长方形土坑竖穴墓,有二层台,较大的墓还有腰坑。出土大量青铜器,铭文人名有泾(或释潶)伯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