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刑律草案

刑律草案

法律名。清光绪三十三年(1907)由修订法律大臣沈家本等制定。分总则与分则两编。第一编总则,为全编纲领,下分十七章八十七条。规定刑法之效力、犯罪与量刑及各种处理原则,诠释刑律中用语之意义、规定其范围之限制。第二编分则,为刑事各种罪行的具体名目、内容及科罪、量刑与惩处办法,分三十五章三百八十三条。每类罪及量刑与惩处办法为一章,如内乱罪、国交罪、外患罪、渎职罪、重婚罪等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刘道隆

    ?—465南朝宋彭城(今江苏徐州)人。元嘉二十二年(445)为庐江太守,孝武帝诛刘劭,弃郡归附。景和元年(465)为右卫将军,封永昌县侯。废帝委以腹心之任,专典禁兵。旋与主衣阮佃夫等杀废帝。明帝即位,

  • ①要塞;出入要道。如玉门关、虎牢关、雁门关、山海关等。《吕氏春秋·仲夏》:“门闾无闭,关市无索。”高诱注:“关,要塞也;市人聚也;无索,不征税。”②先秦至清,历代稽查或征税据点。或专事稽查,或专门征税

  • 舆人

    ①制作车舆的工匠。《周礼·考工记》:“舆人为车。”②一种身份卑微的职吏,又简称舆。《左传·昭公四年》:“舆人纳之,隶人藏之。”杜预注:“舆、隶皆贱官。”又《左传·昭公七年》载“人有十等”,“皂臣舆,舆

  • 丹珠尔

    元代藏文大藏经两组成部分之一,意为论部。元沙鲁寺高僧布思端编订,成于十四世纪中叶。今留传德格版共收书三千四百六十一种。包括经律的义理和注疏、密教仪轨和五明杂著等。分赞颂、咒释、经释、目录四大类;其中经

  • 类编长安志

    书名。元骆天骧纂。十卷。天骧,字飞卿,号藏斋遗老,长安(今陕西西安)人,尝官京兆路教授。是书总分杂著、管治郡县、京城、宫殿室庭、杂题、石刻等三十四类,每类又为子目。取宋敏求长安旧志增补金、元间沿革故事

  • 甸祝

    官名。《周礼》春官之属。掌田猎祭祀祝祷。

  • 陈苑

    1255或1256—1330元江西上饶人,字立大,世称静明先生。幼习儒学,尝有授之金丹术者,不信。后得陆象山书,喜谓“足以致吾知,足以力吾行”。于是尽读陆氏及其门人所著,尊从陆学。时朱学已定为科场程式

  • 天开

    大理段智祥年号(1205—1225)。凡二十一年。

  • 一作操。春秋郑地。当在今河南古郑国境内。一说在今山西吉县一带,似迂远。《春秋》襄公七年(前566):郑伯髡顽“卒于鄵”。

  • 宣赞舍人

    见“閤门使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