刻纹白陶
商代的一种精美陶器。用高岭土经淘洗后做成器坯,刻划纹饰,放在窑内经1000℃以上高温烧制而成。陶质细腻坚硬,色泽洁白莹润。在二里头文化中即有发现,到商代晚期达到高峰。殷墟出土的刻纹白陶主要器形有鼎、簋、豆、爵、尊、觯、罍、卣等礼器,花纹主要为兽面纹、夔纹、云雷纹、人字纹等。这种白陶烧制火候高,纹饰富丽,在当时比青铜器还要珍贵,是王室和大贵族专用的奢侈品,数量很少,成为商代制陶业高度发展的标志。
商代的一种精美陶器。用高岭土经淘洗后做成器坯,刻划纹饰,放在窑内经1000℃以上高温烧制而成。陶质细腻坚硬,色泽洁白莹润。在二里头文化中即有发现,到商代晚期达到高峰。殷墟出土的刻纹白陶主要器形有鼎、簋、豆、爵、尊、觯、罍、卣等礼器,花纹主要为兽面纹、夔纹、云雷纹、人字纹等。这种白陶烧制火候高,纹饰富丽,在当时比青铜器还要珍贵,是王室和大贵族专用的奢侈品,数量很少,成为商代制陶业高度发展的标志。
书名。一名《记戊戌庚子死事诸人纪念会中广东某君之演说》。佚名著。一册。1906年日本留学生开戊戌庚子死事诸人纪念会,广东某君作了演说,后遂将此演说词题为本名出单行本。其中揭露康有为借保皇、立宪愚弄人民
即靖康之耻。金灭北宋的历史事件。因靖康元年(1126)为丙午年,故称。亦称*靖康之变。
500—565北朝时昌黎徒河(今辽宁锦州)人,字永安。其先为鲜卑慕容氏。北魏末,以别将随尔朱天光入关,攻讨万俟丑奴。天光败,率众归宇文泰。西魏大统元年(535),拜抚军将军,进爵为公。三年,从泰擒东魏
书名。全称《止观辅行传弘决》,俗称《弘决》。唐湛然撰。四十卷。为天台宗四祖智所讲“摩诃止观”的注解。原十卷,后析为四十卷。注疏体,注释音义兼及古德遗事。所引佛典之外,另
在今河北玉田县西北一带燕山。《资治通鉴》:东晋咸康四年(338),后赵石虎攻段辽,“渔阳、上谷、代郡守相皆降,取四十余城,北平相阳裕帅其民数千家登燕山以自固”,即此。
法令名称。熙宁十年(1077)《刑部敕》编成,规定皇帝圣旨和札子批状,由中书颁发者称“敕”,由枢密院颁发者称“宣”。
汉哀帝年号(前5)。
3—54东汉扶风安陵(今陕西咸阳东北)人,字叔皮。初在天水依隗嚣,后至河西,为窦融从事,劝说窦融归附汉光武帝。建武十三年至三十年(37—54),历任徐令、司徒掾、望都长。为当时名儒,尤专心于史学。以司
见“殿前司”。
1880—1911清湖北麻城人,字干臣。武昌经心书院肄业。光绪二十八年(1902)留学日本弘文学院师范科,与李书城等创办《湖北学生界》。因撰文批驳“忠君”思想,被停官费归国。在两湖及四川等地从事革命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