剥皮
明代酷刑。明律不载。洪武时,若守令贪酷,许民赴京陈诉,赃重者剥皮实草,悬皮于所治官府公座之旁,以警后任。府、州、卫、县之左,皆立土地庙为行剥之所,故名曰“皮场庙”。后废罢不行。
明代酷刑。明律不载。洪武时,若守令贪酷,许民赴京陈诉,赃重者剥皮实草,悬皮于所治官府公座之旁,以警后任。府、州、卫、县之左,皆立土地庙为行剥之所,故名曰“皮场庙”。后废罢不行。
一作亦必儿一失必儿。部族名,也用为地区名。《史集》称吉利吉思直抵亦必儿一失必儿边境,当指其西北广大地区。成吉思汗派术赤北征林木中百姓时,归附蒙古,居地成为术赤封地。元世祖曾派兵与海都军大战于亦必儿一失
官署名。清末学务大臣所辖六处之一。光绪二十九年(1903)设。负责审定各学堂教科书、参考书,检查私家撰述,刊布有关学务之书籍报章。置总办一人,帮办数人。三十二年,并入学部。
?—前7汉成帝妃。赵飞燕之妹。因其姊得宠于成帝,被召入宫,为倢伃,更号昭仪,亦有宠。所居昭阳宫以黄金为饰、白玉为阶,自后宫未尝有之。然无子,后宫有产子者辄为其所害。绥和二年(前7)成帝暴卒,皇太后诏令
后凉吕光年号(396—399)。凡四年。
官名。三国魏改民曹尚书置,为五曹尚书之一。两晋、南朝皆置,为尚书省左民曹长官。魏、晋、宋、陈皆三品,梁十三班。北魏初亦置,后改度支尚书。唐人修《隋书》,避唐太宗(李世民)讳,改称左户尚书。
官名。北魏道武帝天兴三年(400)置,相当于*特进,以亲贵有名望者任之。与蒙养、长德、训士均北魏前期官名。
元法令类编。拜住、完颜纳丹、曹伯启、普颜等修纂。至治三年(1323)颁行。集世祖以来之法令,仿金《泰和律》例,编为二千五百三十九条,内断例七百十七,条格一千一百五十一,诏赦九十四,令类(孛术鲁翀《大元
书名。南朝宋裴骃撰。八十卷。以徐广《史记音义》为本,兼采经、传、诸史及孔安国、郑玄、服虔、贾逵等人之说,增益而成。原书单行,至北宋始与司马贞《史记索隐》、张守节《史记正义》散列于《史记》正文之下,合为
亦称《奏定各直省官制章程》。清光绪三十三年(1907)颁布。共三十四条。规定一省或数省设总督一人,每省设巡抚一人,总督所驻省份不另置巡抚,即以总督兼管。督抚于各部咨行筹办事件均有奉行之责。督抚衙门各设
即“默啜可汗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