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书房
清内廷机构之一。在紫禁城内月华门南。旧为清圣祖读书处,后选翰林文人才品兼优者于此办事,或代拟谕旨,或备咨询,或讲求学业。康熙十六年(1677)命侍讲学士张英、内阁学士衔高士奇供奉内廷,为南书房入值之始。因其接近皇帝,故视为清要之地,入者以为荣。
清内廷机构之一。在紫禁城内月华门南。旧为清圣祖读书处,后选翰林文人才品兼优者于此办事,或代拟谕旨,或备咨询,或讲求学业。康熙十六年(1677)命侍讲学士张英、内阁学士衔高士奇供奉内廷,为南书房入值之始。因其接近皇帝,故视为清要之地,入者以为荣。
官署名。辽五京均设警巡院,管理民政。金诸京亦设。元世祖至元六年(1269),在大都置警巡院,领民事及供需。至大三年(1310),改原警巡院为左、右警巡院,秩正六品,隶大都路都总管府。置达鲁花赤、警巡使
又称烛台洋、双烛洋、花边钱。清康熙间大量流入中国的一种西班牙银币。币面铸有双柱形图案,两柱之间又铸有东西两半球之图案,双柱之上各有卷轴缠绕,成形,此为银元记号æ
藏语,汉译吉祥漩寺。俗称拉卜楞寺,意为活佛府邸。甘肃最大的藏传佛教格鲁派(黄教)寺院。清康熙四十九年(1710),格鲁派僧人嘉木样协巴多吉(1648—1721)以青海蒙古和硕特部察罕丹津为施主,在今甘
铜钱名。圆形,方孔,汉字。始铸于金世宗大定十八年(1178),次年铸造一万六千余贯,与旧钱并行。代州、曲阳二钱监历年共铸十四万余贯,二十九年二监并罢。大定通宝
元衢州开化(今属浙江)人,字以居。大德七年(1303),上《太平策》一纲二十目,多切时弊,文见《历代名臣奏议》。后授金溪县丞,卒于任。
又称啯噜子、啯噜党。清四川秘密会社。其源流诸说不一,或谓金川之役后,逃兵与失业夫役所结;或曰福建、广东、湖广、陕西等省流民入川后所结;或云天地会与白莲教之合流;或称系四川土语对“匪徒”詈骂之语。成员以
见“特授”。
明洪武四年(1371)改东胜州置。治今内蒙古托克托县。二十五年分置左、右、中、前、后五卫,次年罢中、前、后三卫。所属兵民耕牧河套中。属山西行都司。永乐元年(1403)左卫内迁至今河北卢龙县;右卫内迁至
春秋吴邑,后属楚。在今河南固始县东南。《左传》襄公二十六年(前547):“楚子、秦人侵吴,及雩娄,闻吴有备而还。”《淮南子·人间训》:“孙叔敖决期思之水,而灌雩娄之野。”西汉置县。
明代庄田种类之一。即“王府庄田”,亦称官庄。明代封藩就国之诸王庄田。土地来源于钦赐、奏讨、纳献、夺买和侵占的官民田地。世代承袭,夺爵或封除时还官。大多坐落于封地的各府州县,有的跨越两三省区。初期,从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