卢杞
唐滑州灵昌(今河南滑县西南)人,字子良。卢怀慎孙。以荫累官虢州刺史。建中初,征为御史中丞,论奏称旨,旋迁为门下侍郎、同平章事。有口才,貌陋面蓝,不耻恶衣食,人谓有祖之风节。及为相,妒贤忌能,立威固权。陷害杨炎、颜真卿,排斥李揆、张镒。建中三年(782),为镇压田悦、李希烈等叛军,以筹军资为名,聚敛财货,民怨沸腾,长安为之罢市。次年,泾原兵变,长安失守,随德宗逃奔奉天,李怀光指斥其罪责,乃罢相贬为新州司马。后改授澧州别驾,卒于官。
唐滑州灵昌(今河南滑县西南)人,字子良。卢怀慎孙。以荫累官虢州刺史。建中初,征为御史中丞,论奏称旨,旋迁为门下侍郎、同平章事。有口才,貌陋面蓝,不耻恶衣食,人谓有祖之风节。及为相,妒贤忌能,立威固权。陷害杨炎、颜真卿,排斥李揆、张镒。建中三年(782),为镇压田悦、李希烈等叛军,以筹军资为名,聚敛财货,民怨沸腾,长安为之罢市。次年,泾原兵变,长安失守,随德宗逃奔奉天,李怀光指斥其罪责,乃罢相贬为新州司马。后改授澧州别驾,卒于官。
官名。北魏内朝(内行)官。太武帝时,李灵曾为中书博士,后以学优温谨,选授太子经书,乃加内博士之官。盖以博士而讲授于宫禁之内,遂列为内朝官。
亦称经世致用。即治理世务之用。明末清初顾炎武谓:“引古筹今,亦吾儒经世之用。”(《亭林文集》卷四)认为学习、引征古人的文章和行事,应以“治事”、“救世”为急务,主张“凡文之不关于六经之指、当世之务者,
见“八绝”。
官名。(1)春秋时卿大夫家邑之长。《史记·仲尼弟子列传》:“子路为卫大夫孔悝之邑宰。”(2)春秋时县令通称。《通典·州郡下·县令》:“县邑之长曰宰、曰尹、曰公、曰大夫,其职一也。”晋谓之大夫,鲁、卫谓
商办企业。清光绪三十一年(1905)六月由安徽京官吕佩芬等倡议设立,以李经方为总理。拟先筹筑芜湖至广德之间铁路,并接展浙界。为集股金而由官方出面抽收米捐,出口米每百五十斤认捐银一钱,遭米商反对,因路工
?—981宋初党项人。夏州定难军节度使李光睿族弟。任银州刺史。太平兴国四年(979),随定难军观察留后李继筠助宋征北汉。六年,李继捧以季弟嗣位,引起宗族不满,与弟克顺等率兵袭击夏州,被继捧侦知,设伏以
春秋战国时期儒家主张以礼治国,故名。与“法治”相对。《左传·桓公二年》:“礼以体政。”天子、诸侯、大夫、士,“名位不同,礼亦异数”(《左传·庄公十八年》)。要求贵族各依其位遵守礼之规定,不得僭越,以协
亦称四料拣。禅宗临济宗用语。“料”,指学徒之根器(气质、禀性等);“简”,指简别、择取。根据学徒的根器而因人施教的四种方法。(1)“夺人不夺境”;(2)“夺境不夺人”;(3)“人境俱夺”;(4)“人境
南宋衢州(今浙江衢县)人,字德夫,号方山。绍定进士。历任沿海制置使、广东经略安抚使等职。宝祐四年(1256),同签书枢密院事,与签书院事丁大全朋比用事。时阎贵妃有宠,民间谚云:“阎马丁当,国势将亡。”
?—1253南宋饶州余干(今江西余于西北)人,字直卿。开禧进士。为左司谏,建言备军食、察计吏、强边防,安流民,防止农民反抗。升右正言。出知广州兼广东经略安抚使。入为礼部侍郎兼中书舍人。淳祐四年(1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