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史馆

史馆

官署名。官修史书之机构。北齐始置,为秘书省附属机构,掌监修国史。以宰相领之,下设著作郎、著作佐郎,担任修史工作。北周、隋沿置。唐初,隶秘书省著作局。贞观三年(629)闰十二月,始移史馆于禁中,隶门下省。修本朝史由史官负责,修前代史多由他官编纂,宰相监修,正式确立史馆修史,宰相监修之制。开元二十五年(737),徙史馆于中书省。天宝后,他官兼领史职者,谓之史馆修撰,初入者为直馆。五代、宋沿置。宋代为三馆之一,仍以宰相兼领监修国史。修撰以朝官充任,并以官高者一人判馆事;直馆、检讨以京官以上充任。元丰改制,隶秘书省。掌修纂日历、国史并保藏典籍。南宋一度废置。辽、金、元废史馆之名,辽、金设国史院,元改设翰林兼国史院。明代凡修史时临时设置,修毕则罢,亦有未修成而罢者。清有国史馆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牧马草场

    明代官马放牧之地。南北两太仆寺及京营各边孳牧马匹,皆有草场,统于兵部。成化以后,渐为内外官豪侵占。成化末以不堪种之荒地牧马,熟地由军民租种,岁征租,佐牧人市马。嘉靖以后,草场益废。清代称*牧场。

  • 永济堤

    河堤名。在唐河北道沧州清池(今河北沧县东南)西北五十五里。永徽二年(651)刺史姜师度筑。县南三十里又有永济北堤,开元十六年(728)筑,以防水患。

  • 次卿

    爵名。又称亚卿。春秋战国时置,爵位低于正卿。《说苑·臣求》:“故百里奚为上卿以制之,公孙支以次卿以佐之也。”

  • 御前忠佐军头司

    见“御前忠佐军头引见司”。

  • 陈遹声

    清浙江诸暨人,字蓉曙。光绪进士,选庶吉士,授编修,出为松江知府。光绪三十三年(1907)授川东道,引疾归。著有《明逸民诗》、《畸庐稗说》等。

  • 宋太宗实录

    书名。北宋钱若水等撰。八十卷。若水以至道三年(997)十一月受命监修,即引柴成务、宋度、吴淑、杨亿同修。咸平元年(998)八月书成。亿用力最勤,独修五十六卷。是书起太平兴国元年(976)十二月,迄至道

  • 相风乌

    古代用以测风的风向器,因作乌形,故名。据《三辅黄图·台榭》,长安宫南有灵台,“有相风铜乌,遇风乃动。”

  • 皇朝文献通考

    即“清文献通考”。

  • 狱掾

    官名。秦汉县级行政机构属吏,职掌刑狱。十六国前秦郡置。北魏太和十七年(493)定从七品下。北齐大理寺置二人。隋大理寺所属,增至八人。

  • 十产论

    书名。北宋杨子建撰。成书于元符元年(1098)。论述正产、伤产、催产、冻产、热产、横产、倒产、偏产、碍产、坐产、盘肠产十一种。称十产,盖举成数言之。其中横产即手先露或臂先露,倒产即是先露,偏产即额先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