司马纮
晋宗室。字伟德。元帝即位,拜散骑侍郎,后又任国子祭酒,加散骑常侍,迁大宗正。有风疾,性理不常。更拜光禄大夫。后疾甚,行为乖异,御史中丞车灌奏劾,成帝诏解常侍、光禄、宗正官,以疾卒。著《杜门赋》,有集已佚。
晋宗室。字伟德。元帝即位,拜散骑侍郎,后又任国子祭酒,加散骑常侍,迁大宗正。有风疾,性理不常。更拜光禄大夫。后疾甚,行为乖异,御史中丞车灌奏劾,成帝诏解常侍、光禄、宗正官,以疾卒。著《杜门赋》,有集已佚。
①官署名合称。北宋初沿唐制置昭文馆、史馆、集贤院,号称三馆。太平兴国二年(977)总为崇文院。端拱元年(988),于崇文院中堂建秘阁,与三馆合称馆阁。掌收藏图籍、修国史及编校书籍之事。置昭文馆、集贤殿
官署名。(1)清代内国史院、内秘书院、内弘文院之总称。后金天聪十年(1636),皇太极改文馆为内三院,设于盛京。内国史院掌记注诏令,编纂机密文书、奏章,并掌记官员升降文册;内秘书院掌撰敕谕、祭文及外国
书院名。又称西湖精舍。在杭州西湖旧府学之地。本为宋国子监,宋亡后废。元为肃政廉访司治所。世祖至元二十八年(1291)于治所西偏开辟书院,后为尊经阁。阁北为书库,收宋国子监旧板不下二十余万片。书院并以刊
1837—1882清云南大关厅(今大关)人,原名大明,字少西。咸丰年间曾参加云南农民起义,后降清军,从千总擢至总兵。同治元年(1862)太平军石达开部被围于四川大渡河紫打地(今安顺场附近)。他率部堵截
约1603—1648明末清初山东曹州(今菏泽)人,字鹤洲(一作雀洲)。明天启间投军,以守备累官至总兵、左都督。崇祯末于山东、河南一带镇压农民军,军纪极坏。崇祯十七年(1644),为避清军,乃率兵大掠临
明代关西八卫之一。明初,原元朝撒里畏兀儿安定王卜烟帖木儿降明。洪武八年(1375),在其辖地北部设安定卫,以卜烟帖木儿统之,仍保留其安定王爵位,属下有指挥、千户、百户等。其地在今敦煌以南甘、青、新交界
1808—1862法国海军少将。第二次***战争时任法国侵华舰队司令。清咸丰十一年(1861)五月伙同法国侵华陆军司令贾敏(General Jarmin)至宁波,反对太平军攻城。同治元年(1862)与英
1710—1781清新疆吐鲁番人。维吾尔族。居乌什,任阿奇木伯克。乾隆二十年(1755)设伏擒准噶尔首领达瓦齐献清军,奉命偕布拉呢敦归叶尔羌。二十二年布拉呢敦、霍集占叛。诱擒未获,遣子陈进兵路线,诏封
即“九黎”。
官署名。(1)元代置,掌中宫百工营缮及地产、牲畜,以供膳服、备赐予。秩正三品,隶中政院。以卿、少卿为长贰,领尚工署、赞仪署、管理六盘山等处怯怜口民匠都提举司等。(2)明洪武六年(1373)置,专纠内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