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四夷馆

四夷馆

①北魏于洛阳(今属河南)洛水桥南御道东作四馆,以处四方来附者,四馆皆因四方之地为名。金陵馆,以处吴人之来投者;燕然馆,以处北夷之来附者;扶桑馆,以处东夷之来附者;崦嵫馆,以处西夷之来附者。四馆统称为四夷馆。②官署名。又称四译馆。明清掌译书事之机构。明永乐五年(1407)置,分设蒙古、女直(女真)、西番(藏族)、西天(印度)、回回、百夷(傣族)、高昌(维吾尔族)、缅甸八馆。初隶翰林院,弘治四年(1491)设太常寺卿、少卿各一人为主官,遂隶太常寺。设译学生、通事,翻译语言文字。后增置八百馆、暹罗馆。只设少卿一人。清顺治元年(1644)沿置,隶翰林院,以太常寺少卿为主官。分设西番、西天、回回、百夷、高昌、缅甸、八百、暹罗八馆,设序班二十人,朝鲜通事官六人。乾隆十三年(1748)省入礼部,更名会同四译馆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普安县

    ①西魏以南安县改置。治今四川剑阁县。为普安郡治。唐至元历为始州、普安郡、剑州治。明洪武六年(1373)废。②明嘉靖四十三年(1564)置,治贵屿(今广东普宁市东)。属潮州府。万历十年(1582)改名普

  • 由余

    由又作繇。春秋时戎人。其祖先本晋人,因能言晋语,戎王遣其入秦。秦穆公以宫室积聚相夸示,他以为太奢,如此劳民伤财,国必危。穆公善其言而爱其才,乃离间他与戎王的关系,使人召之至秦,以客礼厚待。后为秦谋划伐

  • 韩延寿

    ?—前57西汉燕人。家徙杜陵(今陕西西安东南)。字长公。昭帝时为颍川太守。郡中民俗告讦成风,乃教以礼让。后徙东郡太守,政尚礼义,好古教化,所至令行禁止,断狱大减。入守左冯翊,满岁称职为真。后御史大夫萧

  • 罗尚

    ?—310西晋襄阳(治今湖北襄樊)人,字敬之,一名仲。宪侄。初为荆州刺史王戎参军,随攻吴。历任尚书右丞郎,武陵、汝南太守,徙梁州刺史。永康元年(300)益州刺史赵廞反于蜀,乃受命为平西将军、益州刺史。

  • 卫子夫

    ?—前91即卫皇后。西汉河东平阳(今山西临汾西南)人。武帝皇后。出身微贱,原为平阳侯家歌者。武帝见而悦之,召入宫中。后得宠幸,生三女。元朔元年(前128)生男据,遂立为皇后。其弟卫青以击匈奴有功,封大

  • 六牲

    古人畜养的六种动物。即马、牛、羊、豕、犬、鸡,以供膳食之用,亦作祭祀之牺牲。

  • 柳天成

    ?—1871清黔南地方人。苗族。咸丰六年(1856)六月,响应贵州各族人民大起义,在都匀鸡贾河举兵,以杨安五寨为根据地,先后进攻独山、荔波、都匀等地。同治十年(1871)四月,为叛徒暗杀。

  • 郭熙

    1023—约1085北宋河阳温县(今属河南)人,字淳夫。熙宁间为御画院艺学。擅画山水寒林。早年实地写生,至老落笔益壮。所著《山水画论》称:凡画山水,须远近浅深、风雨明晦、四时朝暮有所不同。因长期对自然

  • 诸站都统领使司

    官署名。元代置。掌驿站。设于世祖至元七年(1270),设官六员。十三年,改通政院。

  • 薄骨律镇

    在今宁夏灵武市西南古黄河沙洲上。本赫连氏之“果城”,相传赫连氏有骏马死于此,以马色名城为白口骝,后讹为薄骨律。北魏太延二年(436)置镇。孝昌中,改为灵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