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都督府主
西夏官名。亦称大都督府令公。
西夏官名。亦称大都督府令公。
书名。唐王仁裕撰。八卷。记述僖宗、昭宗两朝史事。已佚。《资治通鉴考异》有征引。
官名。西汉置,秩六百石。初隶少府,武帝元鼎二年(前115)后改归水衡都尉。掌上林苑中禽兽宫馆之事,有八丞二十尉。东汉以来改置上林苑令,亦或省称上林令。南朝梁、陈复置,隶司农卿,管理苑囿园池。北齐不置令
城防器械。据《武备志》记载,形若女墙,以板为之,高六尺,阔五尺,下施两轮,轴施拐木二条,敌攻城摧坏女墙,则以此代之。
书名。西晋杜预撰。十五卷。集《左传》诸例及地名、谱第、历数,皆显其同异,从而释之。此书自明以来已佚,清修《四库全书》,从《永乐大典》中辑出,又取孔颖达《春秋左传正义》及诸书所引之文以补之,仍分十五卷。
春秋楚邑。在今安徽霍邱县南沣河侧。《左传》昭公二十七年(前515):楚左司马沈尹戌率师“与吴师遇于穷”,即此。
清宣统元年七月二十日(1909.9.4)外务部尚书梁敦彦与日本驻华公使伊集院彦吉订于北京。凡五款。规定:(1)中国如筑新法铁路允与日本先行商议;(2)中国认大石桥至营口铁路为南满铁路支路,俟南满铁路期
亦作图鲁拜琥、图鲁博罗特。明代蒙古达延汗长子,卜赤汗父。
官名。即户部尚书,唐龙朔二年(662)改,咸亨元年(670)复名户部尚书。
明灵宝(今属河南)人,字廷纶,自号函谷山人。弘治进士,授户科给事中。进刑科右给事中,改翰林院检讨,因其父忤刘瑾削籍,谪为全州判官。父丧丁忧家居,授徒讲学。嘉靖初,起为南京通政参议,改侍讲学士、直经筵,
官名。汉属大行令,共四十七人。晋减为四人。北齐为三十人,属鸿胪寺司仪署。北周有治礼中士、下士。唐为避高宗李治讳,改治为奉,所掌为礼仪之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