姚绪
十六国时南安赤亭(今甘肃陇西西)人。羌族。后秦主姚苌弟。姚兴立,拜征虏将军,封晋王。皇初三年(396),以并、冀二州牧镇蒲坂。柴壁之战,守蒲坂拒魏。官至丞相。
十六国时南安赤亭(今甘肃陇西西)人。羌族。后秦主姚苌弟。姚兴立,拜征虏将军,封晋王。皇初三年(396),以并、冀二州牧镇蒲坂。柴壁之战,守蒲坂拒魏。官至丞相。
又名三关镇。明九边之一。初治偏头(今山西偏关县东北),寻移宁武(今县)。防区相当今山西内长城以南,西起黄河,东抵太行山。境内偏头、宁武、雁门三关并列。自明中叶东胜、开平等卫内迁后,鞑靼南下,此地首当其
纂修国史之机构。清代置,隶翰林院。康熙二十九年(1690)为修太祖、太宗、世祖三朝历史始开,称“三朝国史馆”。以后续修“四朝国史”、“五朝国史”,至乾隆十四年(1749)以五朝本纪修成而停馆。三十年,
刑罚方法之一。宋制,凡大辟、劫盗等重要案犯逮捕到官,必先在两腿及两足底,责打讯杖数百下,称“入门杖子”,然后关入监狱。
书名。明茅瑞征撰。八卷。记明代边疆四裔与诸国情况,包括各部落、部族、国家历史沿革,山川地理,风俗民情及其与明交往等。惜明人对海外诸国疆域地理,多不明确,难免以讹传讹。瑞征后任职南京鸿胪寺,接待国内少数
皇帝的命令,即圣旨。宋又以太子命、金又以皇太后命为令旨。
1247—1317元南阳(今属河南)人,字纯甫。世祖至元五年(1268),陈时政十六策,为右三部令史。十二年,从伯颜攻宋。十三年,编《平宋事迹》。二十三年,拜监察御史,上所纂《农桑辑要》一书。至大元年
官署名。又名掌关防管理内管领事务处、内管领处,俗称关防衙门。清内务府所属办事机构。掌理宫内房屋修葺、拔草、裱糊、洒扫以及备办粮、盐、水、糖、饼饵、菜蔬等物。由内务府郎中一人、员外郎一人兼管。下设内管领
清代工商业各行会制定之规章条例。其内容大都包括雇工辞东之限制、收徒限额、商品售价、开业开作之诸种限制以及应缴纳之行规银、捐资助款救济同业事宜、供奉祖师祭祀祝献活动之规定等。
个(箇)古国名。见“罽宾”。
官名。秦汉置有太子庶子。西晋始分左、右。武帝咸宁四年(278)以朱冲任此职,定为太子东宫官属。掌侍从赞相,驳正启奏。隋为太子门下坊长官,员二人,正四品上。唐龙朔二年(662)改门下坊为左春坊,左庶子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