宁国公主
①唐肃宗次女。封宁国公主。初嫁郑巽。乾元元年(758)嫁回纥英武威远可汗,遣使送至境上。其国人称:“天子将真女来,是重我回纥!”至其牙,册立为可敦。次年可汗死,将以之殉葬,她不允乃免。仍剺面尽哀。同年八月还朝。后嫁薛康衡,改封萧国公主。②(1364—1434)明太祖次女。洪武十一年(1378)嫁梅殷。成祖即位,迫其写血书召殷降。永乐三年(1405)封宁国长公主。
①唐肃宗次女。封宁国公主。初嫁郑巽。乾元元年(758)嫁回纥英武威远可汗,遣使送至境上。其国人称:“天子将真女来,是重我回纥!”至其牙,册立为可敦。次年可汗死,将以之殉葬,她不允乃免。仍剺面尽哀。同年八月还朝。后嫁薛康衡,改封萧国公主。②(1364—1434)明太祖次女。洪武十一年(1378)嫁梅殷。成祖即位,迫其写血书召殷降。永乐三年(1405)封宁国长公主。
唐时关于百官俸禄的法令。令文散见于《唐六典》、《通典》及敦煌发现的《唐职官表》诸书。 日本养老时代(717—723)的《禄令》亦可资参考。
春秋楚地。在今湖北丹江口市西北。《左传》文公十六年(前611):楚人伐庸,“次于句澨,使庐戢棃侵庸”,即此。
①西汉置,因崞山得名。治今山西浑源县西。东汉末废。晋初复置。《魏书·序纪》:西晋永嘉四年(310),刘琨“徙马邑、阴馆、楼烦、繁畤、崞五县之民于陉南”,以其地予拓跋猗卢,即此。北魏改为崞山县。汉、晋属
突厥—蒙古语。可装大量乳类之巨大容器。拉施都丁《史集》释作“大瓮、大桶”。《元史·兵志三·马政》释作“承乳车”,并称每酝都可装四十匹母马每天所产之乳。
1878—1951贵州人,字少璜,一作绍璜。清光绪三十年(1904)在贵阳创办乐群学堂。因带头剪辫被革去秀才。赴日本,加入同盟会,被派任贵州主盟人,介绍自治学社集体加入同盟会。贵州光复后,任军政府枢密
官名。唐代殿中省尚食局置十六员,流外三品,掌侍奉皇宫膳食;太子左春坊典膳局置六员,流外四品,掌侍奉东宫膳食。
辽代封爵。开泰五年(1016),圣宗弟耶律隆庆次子遂哥受封。
明代常朝仪式所用木牌。洪武二十四年(1391)定,凡常朝时,事先由礼部将书写官员品级的木牌,按班序置列于丹墀左右木栅上,文武百官上朝时依顺序站班。
东汉涿郡安平(今属河北)人,字子玉。崔駰之子。尽传其父之业,并从贾逵问学。精于天官、历数,为儒者所宗。与马融、张衡等相友,以文章著称于世。顺帝时任汲令、济北相等职,从政有迹,年六十六而卒。著有《南阳文
古族名。《逸周书·王会》所附《伊尹朝献四方令》谓正西有“雕题”。《山海经·海内南经》:“雕题国……在郁水南。”郭璞注:“点(一本作“黔”,是。)涅其面,画体为鳞采,即鲛人也。”郝懿行云:“郭云即鲛人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