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
古代户役之制。古代为确定赋税及统计户口而定的一个年龄段。晋十二岁以下为小;北齐十五岁以下;隋四岁以上,十岁以下;唐四岁以下为小。见《文献通考·户口》。
古代户役之制。古代为确定赋税及统计户口而定的一个年龄段。晋十二岁以下为小;北齐十五岁以下;隋四岁以上,十岁以下;唐四岁以下为小。见《文献通考·户口》。
水塘名。在唐淮南道扬州江都(今江苏扬州)。贞观十八年(644)扬州长史李袭誉筑,引雷陂水,长广十八里有奇,溉田八百顷。
相传为少昊氏之子。参见“玄冥”。
又作谌氏。晋豫章新淦(今江西樟树)人。侃父丹聘为妾。因陶氏贫寒,乃纺织资侃,使交结良友。侃少为寻阳吏,尝监鱼梁,遗母一坩鲊。她封鲊反书,责侃不应以官物遗己。鄱阳孝廉范逵宿于其家,时大雪,乃以所卧薪荐,
①俗称祁连池。即今山西宁武县西南天池。《资治通鉴》:南朝陈太建八年(576),北周师东进,北齐后主高纬“与冯淑妃猎于天池”,驿使报平阳已陷,“淑妃请更杀一围,齐主从之”。李商隐《北齐》诗:“晋阳已陷休
南宋咸淳七年(1271)置,因淮、漴、浍、沱、潼五河汇流于此得名(《宋史·地理志》)。治今安徽五河县南旧县湾。为淮安军治。元属泗州。明属凤阳府。永乐元年(1403)徙治今县西北,嘉靖二十五年(1546
亦称焉耆明屋。古焉耆国佛教遗址。“明屋”,维吾尔语意为“千间房”。在今新疆焉耆西南42公里处。主要遗迹是土坯建筑的南、北两区寺院,可见大殿、佛塔、僧房。出土大量精美佛头像、壁画残片、建筑装饰。时代早到
全称阿兰若、阿兰若迦。梵文音译之略称,意为寂静处、空闲处、空家。原为僧尼习静修行之所,后泛指佛寺。
唐人。懿宗时,任安南都护经略使蔡袭属吏。咸通三年(862),奉袭命率健卒二十人潜入南诏地区侦查军事虚实。次年正月,南诏蒙嵯颠攻破安南城,袭战死。他乃取袭印信,乘间突围逃脱,留居郡州待命。六月,南诏复进
明浙江象山人,字惟明。洪武元年(1368)举明经,对策称旨,特授刑部尚书。主张天下通祀孔子,反对罢孟子配享。坐事谪寿州卒。
又称铿或彭翦。相传彭姓名铿,一说姓篯名铿(《庄子·逍遥游》成玄英疏)。颛顼之后裔,陆终第三子(《大戴礼·帝系》),为尧臣,善养性,能调滋味,曾进雉羹于尧,尧封于大彭(今江苏徐州),以寿长著名于世。其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