岁贡就教选
明代选官制度。始于景泰元年(1450)。令岁贡生员愿就教职者,只须将本年应领食饩贡于太学,经翰林院考试合格,便可授学正、教谕、训导等官。成化元年(1465)曾定岁贡及纳马粟之纳贡四十五岁以上者,只授训导。后仅准由岁贡中考授,其余不得授。
明代选官制度。始于景泰元年(1450)。令岁贡生员愿就教职者,只须将本年应领食饩贡于太学,经翰林院考试合格,便可授学正、教谕、训导等官。成化元年(1465)曾定岁贡及纳马粟之纳贡四十五岁以上者,只授训导。后仅准由岁贡中考授,其余不得授。
官署名。金哀宗迁都归德府后立于汴京,接受陈言文字,备咨询。以御史大夫纳合宁、左司都事元好问、大理卿纳合德辉、户部尚书仲平、中京副留守爱失以下十七人总其事。
北魏女官官名。一作恭信宫人。地位相当于外廷四品官。
?—1486又译克什。明时瓦剌贵族首领。继阿失帖木儿后任太师,其势颇强。明成化二十二年(1486)卒,子阿沙嗣为太师。
书名。南宋罗大经撰。大经,字景纶,庐陵(今江西吉安)人。十八卷。分甲、乙、丙三编,每编各六卷。另有十六卷本,为后人重编,不全。全书以议论为主,杂记读书所得,多引南宋道学家之语,也评论诗文经史。其引用资
外官入朝制度。唐开元八年(720)定制,诸州都督、刺史或其上佐,每年轮流朝集,十月二十五日到京,十一月一日朝见,汇报民情风俗、属官考课、进纳贡物、聆听敕命;边要州及遭水旱灾州,都督刺史不必亲行,可以他
官名。三国吴置,负责治安事宜。《三国志·潘璋传》:“(璋)讨山贼有功,署别部司马,后为吴大市刺奸,盗贼断绝,由是知名。”
金大定二十二年(1182)升城阳军置。治莒县。辖境相当今山东莒县、沂水、日照、莒南、沂南、沂源等市县地。二十四年改为莒州。
金代盐法计算单位。山东、沧州、宝坻三盐司盐三百斤为一袋,二十五袋为大套,须钞、引、公据三者齐全,方可贩卖;一袋、五袋、十袋为小套,每套一钞,盐引须与袋数相一致。宝坻盐司零盐论斤发售,按六分之三或六分之
唐代设政事堂(后改中书门下),推宰相一人执政事笔,处理日常事务,称为秉笔,又称当笔、执笔,具有首席宰相身分。至德二载(757)始以诸相轮流执政事笔,每人十日。贞元十年(794)又改为每人一日。
春秋时楚国人,字子常。子囊之孙。楚平王十年(前519)任令尹,增修郢城。喜“蓄货聚马”(《国语·楚语下》)。蔡昭侯、唐成公朝楚,他勒索佩玉和骕骦马。以二人不予,扣之于楚三年,遂以贪名闻于诸侯。楚昭王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