州司马
①州衙佐官,位长史下,同掌统州衙僚属,纲纪众务。唐高宗改州治中置,上州从五品下,中州正六品下,下州从六品上。显庆二年(657),洛州置。大足元年(701)东都、北都、雍、荆、扬、益州分左、右置,各一人,中宗省,玄宗改少尹,置二人,从四品下。太极元年(712)四大都督府增置一人,分左、右,玄宗改二人,不分左、右,中唐以后常为节度使行军司马。余州司马,多无实任,用为安置贬谪京官。②清代州同的别称。
①州衙佐官,位长史下,同掌统州衙僚属,纲纪众务。唐高宗改州治中置,上州从五品下,中州正六品下,下州从六品上。显庆二年(657),洛州置。大足元年(701)东都、北都、雍、荆、扬、益州分左、右置,各一人,中宗省,玄宗改少尹,置二人,从四品下。太极元年(712)四大都督府增置一人,分左、右,玄宗改二人,不分左、右,中唐以后常为节度使行军司马。余州司马,多无实任,用为安置贬谪京官。②清代州同的别称。
明万历五年(1577)分泷水县及德庆州、封川县地置。治今广东郁南县东南建城。属罗定州。1914年改为郁南县。
唐贞观十道、开元十五道之一。开元后治扬州(治今江苏扬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淮河以南,长江以北,东至海,西至湖北广水市、武汉市蔡甸区一带。
官署名。明代置,设于内廷,掌收进章奏题本,发下圣旨御批。设掌房十人,皆宦官。中期以后成为宦官升转要职必经之阶,凡升任司礼监秉笔太监、随堂太监者,皆由文书房出。
北宋宣和四年(1122)置。治燕山府(治今北京城西南隅)。辖境相当今天津宁河县、武清县和河北容城县以北,易县、紫荆关以东和内长城以南地区。金天会三年(1125)改名燕京路。贞元元年(1153)改名中都
1398—1481明苏州吴县(今属江苏)人,字廷瑞。木工出身,能主大营缮工程。永乐十五年(1417)建北京宫殿,正统中重修三大殿及文武诸司,天顺末营建裕陵,皆其主持。能以两手握笔画双龙,合之如一。以技
?—411东晋范阳涿县(今河北涿州)人,字于先,小名元龙。孙恩妹夫。出身士族。从恩起兵,恩卒,被推为主。朝廷欲安抚东上,命为永嘉太守。元兴元年(402),三吴大饥,乃自临海(今浙江临海东南)入东阳(治
天文学名词。亦称青龙。四象之一,由角宿、亢宿、氐宿、房宿、心宿、尾宿和箕宿等七宿组成。古人将其想像成一条龙腾飞于天上,阴阳五行家配以青色。古代春分前后的黄昏,苍龙七宿正在东方,故称“东方七宿”、东宫苍
书名。近人康有为撰。清光绪三十一年(1905)初版,题名《南海康先生著欧洲十一国游记第一编》。初版本虽名曰十一国,但其内容却只有光绪三十年游访意大利和法国之事。书中除记叙各处风光、城建、工艺和名胜古迹
即“盘庚”。
官名。即礼部尚书,唐龙朔二年(662)改,咸亨元年(670)复名礼部尚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