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阳关
本天井关,北宋靖康元年(1126)改名雄定关。在今山西晋城市南四十五里太行山顶。元末亦名平阳关。《元史·察罕帖木儿传》:至正二十八年(1368)顺帝令诸军攻泽州,“扩廓帖木儿退守于平阳”,即此。
本天井关,北宋靖康元年(1126)改名雄定关。在今山西晋城市南四十五里太行山顶。元末亦名平阳关。《元史·察罕帖木儿传》:至正二十八年(1368)顺帝令诸军攻泽州,“扩廓帖木儿退守于平阳”,即此。
无具体职掌散官之泛称。
书名。五代南唐王颜撰。十卷。记李昪事。起唐天祐二年(905),迄南唐升元七年(943)。已佚。
?—34东汉初颍川郏(今属河南)人,字次况。新莽败亡后,被刘秀召署为贼曹掾。从平王郎,任虎牙大将军。参与镇压铜马、青犊、赤眉等部农民起义军。刘秀称帝后,封安成侯。历任魏郡太守、太中大夫、卫尉等职,敢于
即“还冤志”。
篇名。清有关沿海发展潮田的建议书。系统论述了潮田的分布,潮水灌溉的原理和方法等。见于乾隆《乐亭县志》卷十三。
858—921五代时密州安丘(今属山东)人。本为青州王师范部将,任行军司马。后随师范降朱温,被朱温用为元从都押牙。温即帝位,迁左龙武统军,后任永平军节度使。乾化五年(915),统兵与李存勗夹漳河相持,
即“爰田”。
宋官员或士人欲见宰相、执政,须将本人名刺、门状递呈本府书司值省官,称为“下呼召”。然后等候呼召,至时随其引导参见。
1870—1965江苏上海(今上海市)人,字惕生,一字孝直,号天心。清光绪举人。早年就读江阴南菁书院。光绪二十一年(1895)入湖北武备学堂。毕业后官费留学日本。参与发起江苏留学生会,创刊《江苏》杂志
西汉置。治今广西象州县东南。属郁林郡。东晋属晋兴郡,隋属始安郡,唐属象州。乾封元年(666)并入武仙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