忠翊校尉
武散官名。金、元皆置,三十四阶之第二十八阶。金正八品下。元正七品,敕授。
武散官名。金、元皆置,三十四阶之第二十八阶。金正八品下。元正七品,敕授。
①*十二星次名称之一。又名鹑心。配十二辰为午,包括柳、星、张三宿。《尔雅·释天》:“柳,鹑火也。”邢昺疏:“鹑火,柳之次名也。鹑即朱鸟也,火属南方行也,因名其次为鹑火。”②柳宿别名。《左传·襄公九年》
南朝梁吴郡(治今江苏苏州)人,俗姓岑。僧人。十八岁时出家,拜僧祐为师,常住庄严寺。梁武帝天监四年(505),为京师新安寺主。曾参与僧迦婆罗译场。并奉梁武帝命编撰《经律异相》、《众经目录》、《续法轮论》
墨子用语。指违背兼爱精神之士。《墨子·兼爱下》:“别士之言曰:‘吾岂能为吾友之身,若为吾身;为吾友之亲,若为吾亲。’”即指对他人的饥饱、寒暖、疾病、死丧采取漠然无视之态度。参见“别”。
战国末至汉初兼收诸子思想的学派。《汉书·艺文志》列为九流之一。认为诸子学说各有长短,企图汇合各家之长,成为一个统一体系,反映文化融汇趋势。但未能提出独创的中心观点,没有形成完整体系。以秦相吕不韦、汉淮
1019—1079北宋赵州平棘(今河北赵县)人,字次道。宋绶之子。宝元二年(1039),召试学士院,赐进士第。为馆阁校勘,因参加苏舜钦进奏院集会,出签书集庆军判官。为编修官,预修《新唐书》。历同知太常
五代后唐同光二年(924)以辉州改名。治单父县(今山东单县)。北宋属京东西路。辖境相当今山东单县、成武、鱼台及安徽砀山等县地。金属南京路。金末为红袄军活动地区。元属济宁路。明洪武元年(1368)废单父
天子祭奠臣僚称赐奠。清制,凡王公百官死后,皇帝依例赐奠,或遣官致祭,或给祭文、赐祭品,或立碑、建亭,各有差次。
官名。辽代置。北面官。宿卫司长官。亦称典宿卫事。
1838—1922日本长州人。明治维新后历任兵部少辅、大辅、陆军卿、参谋本部长。1885年任内务大臣。后曾两次组织内阁,继又任枢密院议长、法相等职。甲午战争时任陆军大臣兼第一军司令官。日俄战争时任参谋
?—559北齐勃海蓨县(今河北景县西)人,字士贞。初为仪同三司高洋开府参军,甚相亲狎。魏丞相高欢擢为相府掾,以为腹心。欢死,乃随洋留守于邺(今河北临漳西南),参掌机密。及洋受禅,任侍中,累迁尚书右仆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