掌设
官名。(1)隋炀帝始置,为宫廷女官二十四掌之一。员二人,从七品,隶尚寝局,与典设佐司设掌内宫床席帷帐、铺设洒扫。唐沿置,员二人,正八品。宋亦隶尚寝局。金同唐制,与典设佐司设掌帷帐、床褥、枕席、洒扫、铺设。明洪武十七年(1384)置,员二人,正七品;二十七年增二十四典后,遂改为正八品;服劳多者,或五、六载,得归父母,听婚嫁,年高者许归,愿留者听,现授职者家给与禄。永乐后,其职尽移于宦官。(2)唐卫尉寺守宫署属官,置六员,流外八品,掌帐帘、帷幕。鸿胪寺司仪署置十八员,掌陈设凶礼丧葬之具。
官名。(1)隋炀帝始置,为宫廷女官二十四掌之一。员二人,从七品,隶尚寝局,与典设佐司设掌内宫床席帷帐、铺设洒扫。唐沿置,员二人,正八品。宋亦隶尚寝局。金同唐制,与典设佐司设掌帷帐、床褥、枕席、洒扫、铺设。明洪武十七年(1384)置,员二人,正七品;二十七年增二十四典后,遂改为正八品;服劳多者,或五、六载,得归父母,听婚嫁,年高者许归,愿留者听,现授职者家给与禄。永乐后,其职尽移于宦官。(2)唐卫尉寺守宫署属官,置六员,流外八品,掌帐帘、帷幕。鸿胪寺司仪署置十八员,掌陈设凶礼丧葬之具。
东晋太宁元年(323)分临海郡置。治永宁县(今浙江温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浙江乐清县以西,缙云、松阳、龙泉等市县以南地区。属扬州。隋开皇九年(589)废。大业三年(607)又改括州复置。治括苍县(今浙江丽
官名。亦称大啬夫。战国时秦、楚等国置。《睡虎地秦墓竹简》中《秦律十八种》之《仓律》、《效》及《效律》等篇均有“县啬夫若丞及仓、乡相杂以印之”等数语。据近人研究,有谓县啬夫即县令、县长,也有谓县啬夫与县
官名。战国置。掌都邑土地人民政教的长官。《古玺汇编》第一三号:“平阴都司徒。”
又称破野头、皂隶。北魏隶户之一。与牧子同义,为匈奴别种等被征服部落之集体俘虏,仍保留其部落聚居形式。如万俟、斛拔、纥豆陵等三姓,均被通称为弗也头。
官名。(1)《周礼》秋官之属。卿爵。属官有小司寇、士师、乡士等。一说为周代所置。掌国家法典,听狱讼,制刑罚。(2)春秋时鲁、宋等国置。鲁大司寇掌狱讼、刑罚。宋大司寇为六卿之一,听国政。(3)北周置。即
书名。清汪镛钟撰。四卷,首一卷。抄本。清光绪初年赐谥郑成功为延平忠节王,并于台湾建立专祠。后汪氏赴台湾瞻仰新庙,乃搜集资料,依据《台湾外记》、《小腆纪年》、《岛忆集·岛上附传》、《蓉洲文集》、《东瀛识
见“左帐内府”。
825—883唐荥阳(今属河南)人,字台文。会昌进士。大中时,白敏中、令狐绹秉政,以其父与李德裕善,因累佐幕府不得调。咸通十年(869),刘瞻为相,荐为翰林学士,知制诰。韦保衡当权,贬梧州刺史。乾符元
官名。东魏置。孝静帝武定二年(544),以太保孙腾、司徒高隆之为之,分赴河北、青州等地,搜括不在国家户籍上的浮逃户。
在今安徽合肥市东北古肥水上。东汉末孙权被曹操大将张辽击败于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