掌谒司
官署名。元世祖至元三十一年(1294)由典宝署改立,秩从五品,隶徽政院。元贞元年(1295)升正四品,设官四员。大德十一年(1307)升正三品。置司卿、少卿各四员,丞二员。至治三年(1323)罢。
官署名。元世祖至元三十一年(1294)由典宝署改立,秩从五品,隶徽政院。元贞元年(1295)升正四品,设官四员。大德十一年(1307)升正三品。置司卿、少卿各四员,丞二员。至治三年(1323)罢。
官署名。又称稽察内务府御史衙门。清都察院所属机构,掌稽察内务府事务,兼稽察紫禁城内混入客留闲杂人等之事。雍正四年(1726),设内务府御史四人,十三年裁。乾隆三年(1738)复设二人,由协理陕西道及掌
西汉铸币。铜质。据《汉书·高后纪》:高后六年(前182)“行五分钱”。币面文字曰“半两”,实际为“荚钱”的一种。一说以币面径五分得名。一说因枚重为半两(十二铢)的五分之一而得名。文帝五年(前175)停
爵名。同大良造。战国秦置。
官名。西汉武帝太初四年(前101)置,掌管轮台、渠犁一带屯田事务,以供给和保护来往西域的使者。宣帝时改置西域都护,此名不复见。
医官阶官名。金置。从六品上。
太平军战士、城市中男劳力(约十六岁至五十岁之间者)之称谓。士兵中之牌面主要从事作战;城市居民中之牌面,主要从事运输、掘壕、筑土城等工作。
官名。亦称小匠师或匠师下大夫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置,北周沿置。冬官府匠师司次官,员一人,佐匠师中大夫掌城郭宫室建筑之制及诸器物度量。北周武帝省六府诸司中大夫,遂成为匠师司长官,称匠师下大夫。宣帝即
英国与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。同治四年九月八日(1865.10.27)签于北京。凡四款。主要内容:英商之船、货在中国通商口岸被海关扣留,由海关监督和税务司核办:且英商可直接禀知领事“公同核查”,并对有
官署名。北魏置,属尚书省。管理南方州郡的考课、选举、辞讼以及巡察等事务。以南部尚书为长官,下设有南部大夫、南部长、南部令、南部郎、南部主书等属官,以及由内廷派驻的南部给事中、给事等,亦有以他职兼理曹事
春秋时期本国称别国诸侯的配偶。《公羊传·庄公四年》:“齐侯葬纪伯姬。外夫人不书葬。此何以书?隐之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