斛盐城
东汉明帝改汉滑盐县为盐田县,后废,称为斛盐城。在今河北滦平县南。北魏设兵戍守。孝昌元年(525)柔玄镇人杜洛周起义;次年,“安州石离、穴城、斛盐三戍兵反,应杜洛周”,《资治通鉴》胡三省注:大榆河径“渔阳郡之滑盐南,滑盐,世谓之斛盐城”。
东汉明帝改汉滑盐县为盐田县,后废,称为斛盐城。在今河北滦平县南。北魏设兵戍守。孝昌元年(525)柔玄镇人杜洛周起义;次年,“安州石离、穴城、斛盐三戍兵反,应杜洛周”,《资治通鉴》胡三省注:大榆河径“渔阳郡之滑盐南,滑盐,世谓之斛盐城”。
又称椎。一种短柄、头安重物的打击兵器。形制不一,头有圆形、长圆形、蒜头形、多面形。亦有长柄者。其重因人而异,自战国后各代均有所见,然不为军队常备兵器,因人而用。双锤
唐人。著有《后梁春秋》。
见“理番厅”。
官名。五代时晋王李存勗封内,凡节镇皆有中门使。其职掌同于朝廷之枢密使。
①西汉置。治今河南固始县东南。属六安国。东汉属庐江郡。三国魏、西晋属安丰郡。东晋末废。②东晋安帝时置。治今安徽霍邱县西南。为安丰郡治。南朝梁废。③南朝梁置。治今安徽寿县西南安丰铺。为安丰郡治。南宋初曾
书名。清陆次云撰。三卷。次云,字云士,浙江钱塘人,善诗文,官至江阴知县。成书于康熙年间。记述西南各省苗、瑶、壮、仡佬诸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、山川特产等。对苗族的跳月、火把节和壮族的浪花节(即三月三)的风
又译也古、野苦。哈撒儿之长子,继承父位。元太宗八年(1236),受封般阳路(治今山东淄博市东南淄川镇)五户丝户二万五千。宪宗元年(1251),拥戴蒙哥为帝。次年,奉命东侵高丽。后被封为淄川王。
官名。北宋太平兴国五年(980)改端明殿学士置,掌侍从顾问,有所献纳则请对或奏对。庆历七年(1047),改称紫宸殿学士。次年又改为观文殿学士。
即“黄帝”。
南朝梁彭城(今江苏徐州)人。刘孝绰六弟。以诗著名。初为安北晋安王法曹,转主簿。太清中,迁中庶子,兼通事舍人。侯景之乱,随司州刺史柳仲礼至安陆(今属湖北),病卒。有集,已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