於都斤山
漠北山名。汉文又作都斤山、于都斤山、郁督军山、乌德健山、尉都犍山、尉都楗山、乌德鞬山、乌德犍山、乌都鞬山、乌罗德健山、乞都军山、野乌笃干山。今蒙古国境内杭爱山。参见“郁督军山”。
漠北山名。汉文又作都斤山、于都斤山、郁督军山、乌德健山、尉都犍山、尉都楗山、乌德鞬山、乌德犍山、乌都鞬山、乌罗德健山、乞都军山、野乌笃干山。今蒙古国境内杭爱山。参见“郁督军山”。
即“我托汉卜只剌台吉”。
南朝陈光大二年(568)分南安县置。治今福建莆田县东南。隋开皇十年(590)废。唐武德五年(622)复置。移治今县。属丰州,贞观元年(627)后属泉州。宋至清历为兴化军、兴化路、兴化府治。产荔枝,宋时
?—216东汉末北海朱虚(今山东临朐东南)人,字根矩。少以操守高尚著称,与华歆、管宁游学四方,三人相善,时人称为“一龙”,原为龙腹。黄巾起义时避居辽东,后得归,乃讲授礼乐,与郑玄并为世所称。曹操辟为司
书名。洪武三年(1370),徐一夔等奉敕撰修,原本五十卷。嘉靖中重修,增为五十三卷。内容分吉礼、嘉礼、宾礼、军礼、凶礼,开增集冠服、车辂、仪仗、卤簿、字学、音乐。上起唐尧、虞舜,下至明代。典礼制度之升
又称祓禊、春禊。古代民俗。农历三月上旬之巳日,临水嬉游,以驱除不祥,谓之修禊。三国魏以后固定为三月三日。《太平御览》引《夏仲御别传》云:“三月三日,洛中公王以下莫不方轨连轸,并南浮桥边禊,男则朱服耀路
元怯薛职名。亦作舍里八赤。舍儿别,波斯语sherbet的音译,原为糖浆名称,有医疗效用。太祖十五年(1220),成吉思汗幼子拖雷病,撒麻耳干也里可温医生撤必进所制舍儿别,被任命为御位下舍儿别赤,即调制
北魏以郏县改置,即今河南郏县。属襄城郡。北齐废。隋大业四年(608)又以辅城县改置,仍属襄城郡。唐属汝州。北宋改称郏县,后又改为郏城县。金属汝州,元至元三年(1266)省入梁县。
见“伙头”。
书名。清焦循撰。八卷。嘉庆二年(1797)成书。收入《里堂学算记》。焦循认为“《九章》不能尽加减乘除之用,而加减乘除可以通《九章》之穷”。遂以加减乘除为纲,以《九章算术》等古算书中的问题分注辨明,明其
沙俄强迫清政府订立的界约,系《中俄伊犁条约》的子约之一。光绪九年九月三日(1883.10.3),由伊犁参赞升泰与沙俄七河省省长弗里德(А.Фриде)签于塔尔巴哈台(塔城)。凡七条。主要内容:(1)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