昌国县
①战国齐邑,西汉置县。治今山东淄博市东南昌城。属齐郡。东汉、魏、晋属齐国,东晋属齐郡。南朝宋徙废。②南朝宋改临朐县置。治今山东临朐县。属齐郡。隋开皇六年(586)改为蓬山县,大业初改为临朐县。③北宋熙宁六年(1073)分鄞县于唐翁山县故地置。治镇鳌山麓(今浙江舟山市西北隅)。属明州。南宋属庆元府。建炎三年(1129),高宗避金兵,曾航海至此。元至元十五年(1278)升为州。十七年复置昌国县隶州。二十七年废县存州。明洪武二年(1369)降为县,二十年废。
①战国齐邑,西汉置县。治今山东淄博市东南昌城。属齐郡。东汉、魏、晋属齐国,东晋属齐郡。南朝宋徙废。②南朝宋改临朐县置。治今山东临朐县。属齐郡。隋开皇六年(586)改为蓬山县,大业初改为临朐县。③北宋熙宁六年(1073)分鄞县于唐翁山县故地置。治镇鳌山麓(今浙江舟山市西北隅)。属明州。南宋属庆元府。建炎三年(1129),高宗避金兵,曾航海至此。元至元十五年(1278)升为州。十七年复置昌国县隶州。二十七年废县存州。明洪武二年(1369)降为县,二十年废。
即“高柴”。
宋时,对在外国长期居住的中国人,称住蕃。
霸或作魄。周代历法名词。月相之一。近代王国维认为古人分一月之日为四分,既生霸为八、九日至十四、五日。也有学者主张定点说,如以既生霸为初三或初四日,还有别的不同说法。
?—719渤海国王。公元698—719年在位。粟末靺鞨首领乞乞仲象之子。唐灭高丽后,与其父率部众徙营州(今辽宁朝阳)。万岁通天元年(696)契丹破营州,乃渡辽河东走。父死后,曾以靺鞨及高丽遗众败唐兵于
官署名。明清都察院所属诸道之一。明永乐十八年(1420)置。设监察御史十一人。南京都察院亦设二人。本道之外协管顺天府、广备库,在京羽林前卫等二卫,及直隶永平、广平二府,通州右卫等二十卫,居庸关等四千户
即“天津头等二等学堂”。
官名。省称圉。掌养马的小吏。周代王室、诸侯官吏及卿大夫家臣属吏皆置。
古攻城器械。(1)即钩绳。一名飞钩。《六韬·虎韬·军用》:“飞钩,长八寸,钩芒长四寸,柄长六尺以上。”(2)木梯一端有钩者。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上》:“赵主父令工施钩梯而缘番吾。”陈奇猷集释:“钩梯,谓
?—约302晋宗室。字景回。齐王司马攸子。太康初,徙封东莱王。性强暴使酒,数侮弟冏,冏以兄故,容之。永宁元年(301),冏起兵讨赵王伦,伦收捕之,当诛,会伦党孙秀死,得免。及冏辅政,为散骑常侍,求开府
?—前652东周周王。名阆。公元前676—前652年在位。周僖王(一作釐王)之子。惠王二年(前675),被王子颓(庄王庶子)与蒍国、边伯、詹父、子禽、祝危五大夫所攻,败之。王子颓奔卫。卫、南燕攻周,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