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昏钞

昏钞

又称烂钞,指磨损破烂的钞,元代用为专称。世祖中统元年(1260)初定钞法,持昏钞赴钞库倒换新钞(料钞),每贯需交纳工墨费三十文(次年改为二十文,后复为三十文)。库官与昏钞库子验明确系真钞,即依例收换,并于昏钞上盖“退毁昏钞”印。各钞库每季点验收到昏钞数目,造册封装,解赴都省或行省之烧钞库,由省、台(行台或廉访司)官监督烧毁。至元十五年(1278)补充规定:凡面额字样、贯百分明,只是边栏破损的钞,公私俱应收受,不得视为昏钞。成宗大德二年(1298)又定倒换昏钞体例,昏钞上半面额字样尚存者才准予倒换,字样缺损者不换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内侍左右

    官名。北魏初置,为皇帝左右侍臣,无固定职掌,多选用胡人亲贵子弟,亦用善书写及通北人语言的汉人充任。

  • 张园拒俄会议

    清光绪二十九年(1903)沙俄拒不按约从中国东北撤兵,反而提出七项新要求,企图永久霸占东北。四月初一日(4.27)由汪康年等发起,上海绅商学各界千余人集会张园,数十人即席演说,并致电清政府外务部和各国

  • 中英五口通商章程

    中英《南京条约》的补充条款。清道光二十三年八月十五日(1843.10.8)清钦差大臣耆英与英国全权公使璞鼎查在虎门签订。共十五款,附《海关税则》。主要内容有:(1)在华英人享有领事裁判权,凡中国人和英

  • 邛竹杖

    以邛竹制作之杖。邛竹,竹之一种,产于邛崃山(今四川荥经西南),故名。据《史记·大宛列传》,张骞西使抵大夏(今阿富汗北部一带),见邛竹杖、蜀布,系大夏商贾贩自身毒(今属印度半岛),因而推测经蜀地可达大夏

  • 明经世文编

    即“皇明经世文编”。

  • 横行正使

    见“横班”。

  • 月头银

    宋太宗以戍守北方军士劳苦,每月另给补助银两,称月头银。

  • 一作祝。周封国名。任姓,在今山东肥城市南大汶河北岸铸乡。《吕氏春秋·慎大览》:“武王胜殷,命封黄帝之后于铸”;《左传》襄公二十三年(前550):“臧宣叔娶于铸”,皆即此。后为齐所灭。

  • 郁头州

    见“尉头”。

  • 升班

    下级官员调任上级官职,称升班。清制,升班分为:开列具题升者、论俸引见升者、拣选引见升者、请旨升者、保举记名升者等。如大学士以尚书、左都御史升者,即为开列具题升者之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