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雍正五年(1727)置,属台湾府,光绪十三年(1887)改属台南府。驻地即今台湾澎湖县文澳乡。管辖澎湖及其周围岛屿,有总兵驻其地。二十一年为日本侵占后移治马公镇。1945年抗战胜利后改设澎湖县。
蒙文史籍作格哷图台吉、察罕蒙克。明代蒙古达延汗之子。
亦作布求。明僮、瑶等少数民族对其首领之称谓。总管祭祀及行政诸事。
661—702唐梓州射洪(今四川射洪西北)人,字伯玉。少使气任侠,后发愤苦读。开耀进士。上《大周革命颂》,为武则天赏识,授麟台正字,迁右拾遗,上书言事,不畏权贵。曾反对袭击蜀地西边羌人,反映蜀民疾苦。
水塘名。又名胜塘。在唐江南道衢州西安(今浙江衢县)东五十五里。开元五年(717)因风雨偃涧成塘,溉田二百顷。
亦作招刚。明代云南百夷土首领名号之一。领军民千余人。
官名。三国魏置。掌诸军兵田,职与典农中郎将相通。六品,二千石。隶大司农。西晋省。
书名。为吐蕃埋于地下的伏藏,共五部:《神鬼遗教》、《王者遗教》、《王妃遗教》、《译师班哲达遗教》及《大臣遗教》。一说此五部书均发掘于山南雅隆水晶岩谷;一说前三者发掘于桑耶寺,《译师班哲达遗教》发掘地不
几(幾)算学术语。明徐光启和利玛窦合译《几何原本》卷一说:“凡历法、地理、乐律、算章、技艺、工巧诸事,有变有数,皆依赖十府中几何府属。”十府即明李之藻和傅汎际合译《名理探》内的十伦。十伦之二论几何,即
古代天文学名词。盖天说理论中的一个组成部分。认为太阳绕北极作圆运动,圆半径随节气的不同而不同。夏至时圆半径最小,为十一万九千里,冬至时半径最大,为二十三万八千里。从冬至到夏至之间又分成五个等间距的圆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