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庭玉
即“李忽兰吉”。
即“李忽兰吉”。
相传为上古帝王。一说即东户季子。《淮南子·缪称》:“昔东户季子之世,道路不拾遗,耒耜余粮宿诸亩首,使君子、小人各得其宜也。”高诱注:“东户季子,古之人君。”
1720—1805清山东诸城人,字崇如,号石庵。刘统勋子。乾隆进 士。乾隆二十七年 (1762)授太原知府,后擢翼宁 道。三十一年因失察发往军台,旋以父荫授江宁知府,又迁陕西按察 使。四十一年署内阁学
广州“三·二九”起义失败,喻培伦、林觉民、林文、方声洞、李文甫、徐广滔等百余人(一说八十六人)死难。后由善堂殓收,得遗骸七十二具,同盟会员潘达微购地营葬红花岗(后更名黄花岗),史称“黄花岗七十二烈士”
哈萨克的地域区别。突厥语音译,意为“正面”、“侧面”。形成于十五、十六世纪之际,共有三玉兹。位于哈萨克草原东部和东南部的大部落,被称为大玉兹,或右部;北部和东北部的被称为中玉兹,或左部;西部的被称为小
1205—1259元弘州(今河北阳原)人,字彦诚。少侍太宗,后奉使西域。太宗七年(1235),随皇子阔出攻宋,克枣阳、光化、随、郢等军、州。得名士数十人,于燕京(今北京)建太极书院,讲授理学。继耶律楚
一作渥集、乌稽、窝稽、阿几等。满语,汉译密林或丛林之意。东海三部之一。其地域甚广,东西狭,南北长,可千余里,故称千里窝集。吉林有四十八个窝集之多。清初,系指乌苏里江西的木伦部,江东的尼满河源、穆稜河流
杂志名。清光绪三十二年三月(1906.4)在杭州创刊。月刊。寅半生主编,崇实斋书庄发行。以刊载游戏文字为主。
官名。辽代置。南面官,太祖时,始命韩延徽为守政事令、崇文馆大学士,中外事悉令参决。世宗建政事省,名义上以政事令为长官,但实际上此职多为大臣加官,政事省改称中书省后,政事令亦改称中书令。
官署名。隋大业十二年(616)改内史省置,职掌同。唐武德元年(618)复称内史省。
亦作于厥里、羽厥里。古族名。与敌烈同为辽代两大强部。有三河乌古部、乌隈于厥部、乌古捏刺部、斡突碗乌古部等。广布于辽朝境内:西起今克鲁伦河,东至黑龙江省,北起额尔古纳河流域,南至阴山。辽设乌古敌烈统军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