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庭玉
即“李忽兰吉”。
即“李忽兰吉”。
官吏名。(1)三国魏末复五等爵,诸公国置。子、男国置典书丞。两晋南北朝王国以下所置称典书令、典书长。南朝宋、梁东宫属官亦有此职。(2)唐代为流外吏职。弘文馆、崇文馆皆置若干人,掌管图书。(3)元末朱元
明陕西巩昌(今甘肃陇西)人。洪武时以荐举授泰州教谕。秩满朝京,召问经史及政治得失,直言无隐,任为左赞善。以亮直见重,官至礼部尚书。洪武末病卒。
书名。北宋陶岳撰。五卷。书成于大中祥符五年(1012)。补叙薛居正《旧五代史》所载史事阙略,凡一百零七条。今本一百零四条,计后梁二十一条,后唐、后晋、后汉各二十条,后周二十三条。记载多确切可据,首尾详
1810—1862清福建侯官(今福州)人,字英九,号雪轩。道光时捐纳浙江盐大使,后任慈溪、定海等县知县。长于理财,深受两江总督何桂清赏识,擢升知府、按察使。咸丰七年(1857)迁江苏布政使。十年奉命援
又作鸦儿看、押儿牵(《元史》)、牙儿干(《明史》)。即今新疆莎车县。
官名。即唐太子诸率所领亲卫、勋卫、翊卫府左、右郎将,永徽三年(652)改,显庆元年(656)复名郎将。
1603—1662或1679明末清初江苏沛县人,字用卿,号古古,又号白耷山人。明崇祯举人。清兵入关,应史可法聘,参与抗清军事,兵败祝发为僧,称蹈东和尚。 不久,以谋举事,被捕下狱,后逃脱,流亡各地凡十
504—554北朝时代郡(治今山西大同东北)人,字杀鬼。高车族。世为酋帅,袭第一领民酋长。北魏末,以军功除武卫将军。随尔朱荣破葛荣,平投梁之北海王元颢。建义元年(528),荣立孝庄帝,将入洛阳,使之侍
即“张璁”。
一作都波。铁勒诸部之一。游牧于北海(今贝加尔湖)南。内分为三部,即都波、弥列、哥饿支,又称为木马三突厥。曾通使于唐。元作秃八或秃巴昔。